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凛冬长夜 > 第143章 盐引

凛冬长夜 第143章 盐引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4 06:21:1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少将军好!”

“愿少将军长命百岁,多子多福。”

“少将军威武!”

………………………………

前往自家府邸的路上,这些居住在笨港的居民看见杨三生后,纷纷发自内心的感激。

这些感激的人当中,不少人是曾经跟随颜思齐抵达笨港的第一批人开荒人,可随着颜思齐意外身亡,郑芝龙就接过了开发笨港的重任,但郑芝龙控制笨港时,这些人过的不太好,毕竟来到荒岛开荒可算不上是个好去处,要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来,更何况颜思齐的继任者郑芝龙心中向往的是繁华的大陆,只是把笨港当做一个临时的栖身之所,直到郑芝龙投效朝廷,笨港对于郑芝龙来说,价值就更小了。

毕竟郑芝龙一边要发展海军和陆军,巩固自己的地盘,还要负责笨港庞大的开销,压力肯定很大。

直到杨三生夺取笨港,并把笨港当做自己的老巢发展后,笨港当地百姓的日子这才越过越好,以前笨港的基础物资可是很紧缺的,一个常见的日用品,几年前在笨港需要花费两到三倍的价格才能买到。

如今,笨港的贸易不绝,笨港的百姓再也不会为了高价的消费而担忧,更何况,如今笨港的百姓更是吃上了精盐,要知道,这些精盐在大陆,只有那些达官显贵才有资格吃上,如今杨三生却廉价出售给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这些平民百姓心中怎会不感激杨家父子为他们做的这一切。

笨港附近的居民房屋并排在一起,街上行走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街上不仅有沿街叫卖的小贩,还有一些商铺、饭馆和酒楼,当然,这些饭馆和酒楼的繁华程度暂时无法和内陆的大城市相比,但却足以说明,笨港的发展已经逐渐走上正轨,笨港也不再只是一个只能种地的地方,正在逐渐演变成综合化的城市。

再加上那几十名商人的‘自愿’加入,这些商人有本钱,在笨港和安平堡都属于富人阶级,不过,这些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亲自出海贸易,只能把他们的商船暂时交给张开平共同打理。

因此,这些商人想要继续赚更多的钱,要么把目光投入到笨港或安平堡的发展当中,要么他们投资开店铺、饭馆或酒楼,要么就花钱买船,把船交给李历或张开平打理。

目前杨三生麾下负责对外贸易的就只有李历和张开平。

张开平主要负责对日本和朝鲜的贸易,麾下共有商船70余艘,比李历麾下的商船多了近三倍,虽然张开平坑了萨摩藩,但架不住张开平熟悉日本和朝鲜等地的贸易情况,且还有杨三生的舰队护航,萨摩藩这个失去爪子的猛兽,就算不满张开平,但张开平只要不上岸,他们也拿张开平没辙,难不成,萨摩藩的人还敢直接在江户港、长崎港或对马岛等地直接动手不成。

………………………………

“爹!孩儿正准备来找您呢。”

当杨三生回到自家家门口,正好碰见刚出门的杨琮。

“三生,为父也正巧找你有事,咱们父子还真是心有灵犀啊。哈哈哈”

杨琮咧嘴一笑。

“爹,您找孩儿有何事。”

父子俩一边说着,一边往屋里走去,而跟随杨三生的那些亲卫则自觉的站在房外警戒。

“三生,前段时间,你不是让人去福建贿赂那些当官的好弄一个盐引嘛,正好昨日为父得到消息,咱们把盐引弄到手了。”

杨琮有些高兴的说道。

“爹,这有什么好高兴的,咱们只要舍得花钱,盐引自然能弄到手。”

杨三生笑着回答道。

如今明朝虽然还能购买盐引贩盐,但目前明朝国内的食用盐,基本上都被那些大型盐商垄断,这些盐商几乎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并且背后都有京师的大佬甚至是皇亲国戚当靠山,这些盐商府邸没个几千万两的银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盐商。

“爹!快把咱们得到的盐引给孩儿看看!”

原本杨三生还不怎么在意,可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们父子突然涉足盐这一行业,肯定对那些盐商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要知道,如今这些盐商的背后各个都是有官场的大佬撑腰的,他杨家父子名声不显,在官场中又无人照拂,充其量在那些当官的大佬眼中就是一群有实力的海寇,有什么本事敢跑到陆地上来分一杯羹。

杨琮有些不解的看着杨三生,随即就把得到的盐引递给对方。

明朝的盐引法可称为开中,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

报中是盐商按照朝廷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仔细查看过后,杨三生拍了拍脑门,日防夜防,没想到他还是中招了。

因为,自万历四十五年,明朝就正式废除了旧有的盐引制度。

如今的大明贩卖盐的资格,基本上都掌握在那些大盐商手中。

看见杨三生突然拍了自己的脑袋,杨琮立马问道。

“三生,发生何事了,莫不是这盐引有什么问题?”

父亲杨琮不懂盐引这其中的门道,被有心人摆了一道,杨三生也无法责怪父亲,毕竟盐引这玩意,大明普通百姓别说懂不懂,连听的机会都很稀少,只能苦笑着回答道。

“爹,盐引是没问题,只不过,这是市易盐引。”

“市易盐引,这是什么意思?这盐引还有什么门道吗?”

杨琮有些疑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明百姓,他只知道有了盐引才可以贩盐,并不知晓盐引还有什么划分。

随即,杨三生就把大明的盐引制度给他父亲杨琮解释了一遍,这才说道。

“爹,咱们被坑了,如今这市易盐引早在万年四十五年时就被废除了,如今的盐引并不存在市易盐引这一说法。”

“什么!这些该死的狗官,收了老子的钱,给了老子一个废物!”

听闻花钱买到一个假货,杨琮顿时怒道。

“爹,此事咱们吃了暗亏,要怪就怪咱们不懂得其中的门道,被这些人坑了。”

杨三生也很无奈,但事已至此,只能认栽,福建这些盐商,明知道他们杨家父子在海上实力强横,还敢这么捉弄他们,明显就有底气,再说了,这些盐商手底下的船都在国内的内河运转,他们父子海上实力再强,也够不着内河的船运。

(sdingdiannn/ddk68410889/3670571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