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 第112章 仲怀,你说句话呀

“诸位卿家,关于大辽南下的事情尔等以为该如何处理啊。”

桓王,不,如今应该叫官家了。官家坐在皇位上,向朝臣问询着大辽似乎又有了小股部队南下的打算,面对这种骚扰大宋的官僚们也是烦不胜烦。

你说他们撕毁了盟约吧,他们却说是大辽内的贼人见大宋富饶私自南下劫掠,因为不是大辽军中的人,所以也不算撕毁盟约,并且他们也承诺原因出兵剿匪。

可就这一年南下个三五次的速度,要是大辽真的有这么多的劫匪,那大辽内部早就乱成了一锅粥了,哪还有功夫来回应大宋的谴责声明。

人家大辽就是吃准了大宋不敢在开战线,想要趁着大宋应付回鹘和西夏时狠狠的捞上一笔。

而大宋的朝臣们也正如大辽人料想的一样,丝毫没有派兵增加辽宋边疆戍守的情况。

“卫尉寺少卿,你以为如何啊。”

卫尉寺少卿就是方硕的官位,自二十年前,方休因为不满赵宗全的决策便决定不再登朝了,哪怕到了桓王登基亦是如此。

桓王登基大赦天下时,恩赏了还是举人的方硕为官,连科考都不用了。外人还以为这是桓王想要缓和皇家和方家的关系。

但是方硕和方休都明白,这是要方家自绝于天下,让天下的文人都以为皇家是忌惮方家势大,不得不交好方家,保全自身,不然凭什么大家都为举人,你方家的儿子连科考的过场都不走,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而他们这些百姓之子却要寒窗苦读多载。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管是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也是让方家自方休以后逐渐脱离军中势力,卫尉寺少卿桓王登基前是正四品的官,但是经过他的改制后已经从正四品变成了一个六品官。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自然是因为卫尉寺的权利自唐后就逐渐划分给了工部,久而久之卫尉寺也就成了一个闲职。

赵英策与其说是在问方硕,倒不如说他问的是方硕背后的那个人。

“禀官家,臣浊见,当以雷霆之势北上大辽,铲除这些所谓的流寇马匪,护佑我大宋边疆百姓,也可昭告天下我大宋威严。”

听了方硕的话,赵英策皱起了眉头,方休是靠战场打到现在了,所以他是真的不愿意让方家人再次步入战场上。

“这与回鹘西夏的战事才刚刚了解,实在不宜再起战事了。”

听到赵英策拒绝的话,方硕也没有气恼,反而笑了起来,虽然早就知道会这样,但是在亲耳听到了赵英策拒绝后,方硕提着的心也放下了。

赵家父子果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当初赵宗全怎么让西夏有喘息之机的,赵英策如今就怎么让大辽轻视大宋,让方休早些年辛苦打出来的威名荡然无存了。

听着赵英策的回答,百官中的顾廷烨也是失望的闭上了眼,一切都正如方休当初所料。

“官家不起战事究竟是怕我方家乘势而起,还是怕劳民伤财!”

方硕的话让赵英策的原本和煦的面容顿时阴沉了下来。

“大胆!卫尉寺少卿,朝堂之上岂可信口胡言!”

沈国舅立马站了出来,指责方硕的狂悖。

面对沈国舅的叱责,方硕毫不在意,目光紧紧的盯着皇位上的赵英策。

“难道你敢说不是,自你父亲开始就不停的针对我方家动手,我父亲为何不在登朝你难道不知道!别以为天下就你们赵家人有脑子,我任职卫尉寺少卿不过也是你们的手段罢了。

你们忌惮我方家,怕我方家将你们取而代之,那怎么没想过,我父亲如果真的想要这个位置,为什么二十年来没有登过朝!为什么你们赵英策还能继位多年!”

“方少卿!你这是要造反嘛!”

听着方硕的话,赵英策心中突然涌现出一种不好想法,莫非自己真的欺人太甚,把方家逼急了!

“造反又如何,这一切都是你们赵家逼的,若不是我父亲顾及天下百姓早在二十年前就该反了!不过现在也不晚,对付你们这种人,根本不用我父亲出手。”

方硕明目张胆的在朝堂上说要造反,这可吓坏了赵英策,他们父子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好在这个方硕是在朝堂之上狂言的,他还有机会,说不定还能趁机将方家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放肆!来人速速捉拿反贼方硕!”

赵英策一声令下,沈国舅等人率先响应,纷纷上前想要将方硕抓捕。

方硕在被特招入宫前,一直跟在方休的身边,身为一个武将出身,方硕向往的自然是和方休一样在战场上杀敌。所以从小就被方休打磨着身体和武艺。

若没有赵英策这么横插一脚的,方硕在军中的成就也是不低的。所以在面对沈国舅等人时,方硕丝毫不惧。

并且朝堂之上除了沈国舅等人以外就再也没有人回应赵英策刚刚说的话了,哪怕是在殿外值守的军卫,也像没有听到赵英策的呼喊一样,一动不动的守在殿外。

至于朝堂上的诸官早在方硕和沈国舅他们交手时,就退到而来一旁。

方硕毕竟年轻又有着从小打磨的经历和方休一对一的教导,很快就将沈国舅等人制服。看着许久都未上殿的护卫们,赵英策也察觉出了不对劲。

“方硕,你这是大不敬,若是此刻迷途知返,朕还会念及镇国公的面子,对你网开一面,切莫要一错再错了!”

“怎么!你赵家能从孤儿寡母身上抢了这个位置,我方家为什么不能将你们拉下马来!帝王之位,有德者居之,这些年因为你们赵家的糊涂账,将天下百姓置之不理的,要不是我方家尽心尽力的弥补着,你以为这天下的百姓还能这么好嘛。

这个位置你们赵家坐不稳了,天下的百姓也不想让你们坐了!

来人!让官家退位!”

随着方硕的一声令下,刚刚赵英策还呼叫不出的军卫此刻立马从殿外涌入,将赵英策团团包围,看着军卫身上的血迹,可想而知赵英策的部队已经魂归天外了。

沈国舅等人被这些军卫缉拿,抬头看去,发现领头人竟然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人。

“刘铭,你可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就算你现在背叛我们跟了他们,他们日后难道就会倚重你嘛,你若现在迷途知返,我还可以请官家饶你一命。”

面对沈国舅的挑拨离间,方硕根本没有在意,有些人不到事情的最后一步,根本不清楚他到底是谁的人。

面对沈国舅的挑拨,刘铭也是冷哼了一声。

“沈大人说笑了,昔日我是替国公爷守的宫门,今日自当要以小公爷的性命为主,何来背叛一说。”

刘铭正是当年兖王谋反后,赵宗全入宫时给方休通风报信的那名校尉,从始至终他都是方休的人,只不过当时地位悬殊的太大了,外人没有将他们联想到一起罢了。

之后赵宗全等人为了彻底掌控宫中的势力,所以笼络了不少仁宗时期的军卫,这里面就包括了刘铭。

不等沈国舅从刘铭的话语中回过神来,殿外就传来了嘈杂的马蹄声,紧接着是兵马相互碰撞的声音,所有人转头看向了大殿的门口,想要知道来人是谁,因为这关乎到赵家是否还能坐稳这个位置。

唯有盛家和顾家早已心知肚明,闭眼不再看着惨淡的人画面。

看着将领的身影,还不等赵英策高兴,就见来人对方硕行礼道:

“小公爷,皇宫已经拿下了,西郊大营也被控制住了,石头,老甘和老黄他们也已经带兵来到了城郊,京都已经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朱瀚!你怎么敢的!你是朕提拔上来的!你当初可是背叛了方休的!你怎么敢的!”

赵英策面容狰狞的对着来人咆哮道。

当年朱瀚给方休开门的时候,赵宗全等人根本不清楚,莫说他们不清醒,就连当时的赵祯也不清楚,还以为方休是自己杀进来的。

自从那日潜伏成功后,方休原本想将他提拔回来的,但被朱瀚拒绝了,作为方休亲卫中脑子仅次于方休的他,自然看出了方休那时的权势已经让皇家人忌惮了。

尤其是赵宗全还是一个外来户,所以为了方休也为了自己的兄弟们,朱瀚再次潜伏下来了,当日在身旁都是自己人,所以想要隐藏这件事到也不麻烦。

只能说当时朱瀚料想的不错,之后赵宗全父子开始打压方休在朝中的势力,无意间发现了朱瀚,于是调查了他的背景后将他收入了麾下。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有些人的布局,一布就是十几二十多年。

眼看身边的人竟然都是方家的人,赵英策也知道眼下的局势已经不是他能扭转的了。赵英策将目光望向了顾廷烨,他现在只想留着自己的命,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仲怀,仲怀,你说句话呀。仲怀你快说句话呀!”

面对赵英策的感情牌,顾廷烨已经是紧闭的双眼不愿睁开,若是当初的桓王赵英策,他可能还会站出来说说话,可是他不是,在他登基之后,桓王就已经成了过去式了。

登基后的赵英策几乎变得和他的父亲一样,外取之心已经消失了,当初那个壮志凌云的赵英策也变成了一个总想着攘外必先安内的赵官家。

这些年赵家的操作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当初半年就能拿下的西夏,硬是被他们拖了这么久,还只是一个坚持的局面,甚至为了和西夏缓和关系,原因将西夏的圣山贺兰山退回给西夏。

少了贺兰山的阻挡,兴庆府也终将成为西夏人的囊中之物。

贺兰山是西夏人的圣山,埋葬了不少西夏人的尸骨,可在那片大地上也倒下了不少大宋的百姓啊,他们就这样将大宋百姓用命争取来的土地让出去了,为的仅仅只是不让方休出山。

这也是为什么连长柏都不愿意站出来替他们说话的原因。

“你就不必麻烦顾姨夫了,你的命我会留着,因为我要让你们看看,少了你们赵家人拖后腿,天下的黎民百姓将会是何等的安康幸福,天下无人敢随意侵犯我华夏大地。日光所照皆为夏土,夏土之上皆为汉民!”

方硕脱下有些凌乱的朝服,里面赫然是一件将军内甲,随着方硕的举动,一旁的朱瀚递上来了一份诏书。方硕将诏书丢在了赵英策的面前说道:

“签下这份诏书,你赵家人还有点脸面在。”

昔日兖王谋逆也没方硕这般的嚣张,如今当着满朝的文武将退位的诏书扔在了赵英策的面前,满朝文武也无一人敢说什么。

可见赵英策的为帝的失败,也能看出方休这二十年的布局。

见满朝的文武无一人声援他,赵英策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了方家人一直关注的百姓身上。

“你们如今造反,就不怕天下人反对嘛,只要我不写这封诏书,你们就永远是逆贼,天下所有的赵家人都能够讨伐你们。而你们也将成为搅乱天下的逆贼!”

“我说了,诏书只是给你们赵家人留的颜面。写不写于我方家而言并无太大的影响。至于你口中的赵家人,你猜猜刚刚朱将军所说的那些人是从哪里来的。

我父亲从小就教导着我,不要小觑了天下黎民百姓的能量,当初我也疑惑,面对你们赵家父子不断的将我父亲在京都的势力分割出去,为什么父亲不反对。

直到现在我才想明白了,你们分割出去的都是我父亲想要让他们离开的,只有走进了百姓,才能知道百姓们需要什么,百姓们才会支持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从赵宗全开始有企图的将方休的兵权分割到了各地,方休就开始暗中安排人手操作起来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套伟人的战斗思路让方休能够在战场上一战成名。伟人针对政治势力的布局方休又怎么不会呢,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也是为什么事到临头,赵英策也没有收到任何地方的传信,因为在传信的道路上已经布满了方休的人马。

方休仅用了二十年,就将大宋的根给挖了出来,如今大宋这棵树看着枝繁叶茂的,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东郊大营的山头上,方休独自一人坐在凉亭内品着茶,等待着方硕。他最终还是没能成而来于少保啊,不过也是于少保这样的人,世间又能有多少人。

他可以为天下人考虑,但这不代表他不会去考虑家人,若赵家父子真有那么一点用,他也不至于闹到如今的局面。

“父亲,天冷了,此处风大,还是加一件衣服为好。”

方硕从方休的身后走来,替他披上了一件黄袍,黄袍上还绣着神龙盘旋。

看着身上的五爪金龙,方休放下了杯子。

“将他们的人安置好,首尾处理干净后,也不要再拖了,西夏苟延残喘了二十多年也该消失了。”

“是,父亲。”

“还有,为父身体还算硬朗,这点风还吹不伤为父,趁着为父和你那群叔叔的身体还能动,外面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吧。这身衣袍就穿在你身上,但我希望你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罢,方休将身上的黄袍解了下来,穿在了方硕的身上。方硕先是一愣,接着一脸震惊的看着方休。皇位啊,天子最尊贵的位置,要说方硕没想法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方硕也知道,他今日能够成功也是因为方休的原因,所以有方休在,这个位置暂时还到不了他的身上。

可方硕没有想到,方休竟然真的能够忍受住这份诱惑,他的父亲心中装的可能真的只有天下。

二人转身下了山,山脚下方休当初的亲卫,身旁的嫡系将军统统都来到了这里,看着方休身上并没有那件他们预料的黄袍,心中一沉,可当他们注意到身后的方硕披着黄袍,紧跟在方休身后后,立马又兴奋了起来。

他们此刻就是真正的从龙之臣了。

方休不喜欢那个位置,因为他也不清楚要是自己坐上去后,自己会不会也变成赵家父子那样的人,再说了方休讨厌麻烦,为了这个位置,他布局了二十年,将来还要守着它不知道又要付出多少年。

再说了皇帝也没那么好当的,方休现在只想在铲除了今后华夏大地的耻辱后,陪着老婆颐养天年。说他是心无大志也好,目光短浅也罢。人各有志,那个位置还是交给年轻人来处理吧。

(sdingdiannn/ddk77160456/3670574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