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武侠 > 罗云秀才传奇 > 第10章 秀才妙计解困局 鼓舞陶公甚温暖

炎热的夏日。

罗云路过茶亭,本打算在此歇息片刻,却发现亭中的石凳早已坐满了人。

罗岩家里有事这次没有一同前往。

罗云环顾四周,忽然注意到座位上有一位挑鱼苗的人。

看到鱼苗因为缺氧而昏昏欲睡,他大声嚷道:

“哎!这是谁的鱼苗?赶快挑起鱼篮来摇呵;不然,鱼苗就会死掉喽!”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挑鱼苗的人的注意,他立刻起身查看自己的鱼苗。

果然,由于长时间静止不动,许多小鱼翻着白肚浮了起来。

挑鱼苗的人见状,赶紧挑起鱼篮摇晃起来,确保鱼苗存活。

一举两得,他趁机坐在了那个空出的石凳上,开始了他的纳凉时光。

挑鱼苗的人忙碌着,没有再去注意罗云。

罗云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感受着微风拂面,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离开茶亭后,罗云继续前行,他来到了着名的明山碗窑。

这里以制作碗具而闻名,吸引了众多陶工前来谋生。

看到这些陶工们辛勤劳动的身影,罗云不禁心生同情。

他走上前去,与陶工们交谈起来。

当听到他们抱怨生活艰辛时,罗云安慰他们说:

“做了一双又一双,久久做来老债还。”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些陶工们的理解和关怀。

然而,陶工们听了罗云的话后,有些不满,老债虽要还,但我们还想过得更好啊!

他们希望罗云能说出一些更积极的话来鼓舞他们的士气。

于是,罗云立刻补充道:

“做了一盒又一盒,不会饿倒做碗客。”

这句话立刻让陶工们露出了笑容,他们感受到了罗云的鼓励和支持。

如今,时光流转,揭西县城郊的姓韩人仍然以做碗为生。

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过着安稳而充实的生活。

他们回想起罗云当年在明山碗窑留下的那句鼓舞人心的话语时,都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力量。……

一个宁静而又风景如画的小村落,罗云秀才漫步而至。

他被这里的自然美景深深吸引,决定在这里驻足几日,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闲逛中,他来到了一户农家的门前,恰逢一位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老乡,”

罗云微笑着开口,“我被这里的风景迷住了,想要在您家借宿几晚,可以吗?”

那老乡一口爽快的答应了。

于是,罗云便在这个热心的老乡家里安顿了下来。

感激于这位慷慨的主人提供的临时栖息地,他决心为这家人做些事情来表达谢意。

罗云走进村中的小商店,购买了红纸,挥毫泼墨,为这家写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他带着对联回到老乡家中,并对他说:“我希望这幅对联能给您家带来书香之气,愿您的后代都能成为读书之人。”

老乡听了非常高兴,立刻将对联郑重其事地贴在了自家的大门两侧。

对面的地主老财看到了这一幕.不高兴了;

他拥有的一大片竹林正位于这对联所说的“门对”之处。

心生不悦,觉得这是对他的挑衅,便命令人将那些竹子全部砍掉,仅剩下了一片凌乱的短竹桩。

罗云见状,只是微微一笑,将对联稍作修改: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老财看到后更加气愤,再次下令将那些短竹兜也挖掉。心想,这下看你还怎么改!

但罗云毫不气馁,反而将对联巧妙地调整为: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地主老财看罢,愤怒至极,竟气得晕了过去。

那位好心的老乡则喜上眉梢,门前的竹子砍掉了,变得开阔明朗,而且对联的吉祥寓意预示着他的家族未来定会代代出贤仕。

……

离开的途中,罗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富有的地主,他的家业庞大,土地广阔,仓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

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疑虑和不安,因为他始终不相信身边的人,总觉得他们会欺骗和背叛自己。

为了证明自己的担忧是有根据的,他决定对自己的长工进行一系列的考验,以测试他们的忠诚与老实。

首次考验在一个寒冷刺骨的冬日进行。

地主命令家中最强壮的长工在院子中站立一整天,不允许动弹,即使是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极端天气下。

那个长工名叫李勇,他没有半句怨言,坚定地屹立在冰冷的雪地中,眼神坚毅,如同一棵不屈的树,度过了那漫长而艰难的一天。

第二次考验来得更猛烈,正值夏日炎炎之际。

地主命令李勇肩挑两筐沉重的煤炭,从煤矿一直走到地主家的厨房,整夜不停歇。

李勇默默地承受着重量和疲劳,汗水浸透了衣服,滴落在炽热的煤炭上,化作一缕轻烟。

他挥汗如雨,工作了整整一夜,直至任务完成。

第三次考验则更加微妙且狡猾。地主故意在计算米担时少报了一担的数量,然后让李勇将这五担米搬运到仓库。

李勇依然不声不响,将所有米担搬到了指定的地方。

当他发现数量有误时,他并没有趁机占为己有,而是如实向地主报告了错误,并确保所有米都被妥善存放。

经过这三次考验,地主对李勇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和欣慰。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既忠诚又老实的长工,于是他开始更加信任李勇。

某日,地主举家前往亲戚家赴宴,将家宅全权托付给李勇看守。

李勇趁机盗取了家中最值钱的财物,装满了一担。

在临行前,他在门板上留下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

“一回老实雪里站,

二回老实挑煤炭,

三回老实多一担,

四回老实挑一担。”

这首诗似乎揭示了他对前三次考验的忠诚和老实,以及这一次他终于选择为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

当地主归来,看到门板上的字句和家中失窃的景象,他愤怒至极,气得七窍生烟,悔不当初。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于过于相信表象,没有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层次的动机。

他曾经以为考验可以揭示一个人的本性,但最终他却成了自己考验的牺牲品。

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成为了后世关于忠诚、诚实和人性考验的警世寓言。

告诉我们,人心难测,表面的忠诚和老实可能只是一时的掩饰,而真正的品德和忠诚是需要时间和无数考验来证明的。……

罗云想了想,也对哈,因为: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sdingdiannn/ddk25276518/367058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