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 第142章 三三制战术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第142章 三三制战术

作者:放下了诺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0 15:51:49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日军又开始了进攻,和陈风猜测的差不多,其它位置的兵力没变,西线投入了两个支队,并且是以机械化为主,虽然这个时期的机械化还是卡车为主,但鬼子投入了大量的骑兵和坦克。

战役一开始就成了生死局,飞机,大炮,坦克,整个徐州周边的**阵地瞬间硝烟弥漫,日军也没打算用散兵线试探,甭管**炮阵地如何,全线借助毒气弹发起了集团冲锋。

一天的时间,东线面对鹫津师团的阵地先被突破了,其它阵线也岌岌可危。

想到了日军的疯狂,但没想到如此的灭绝人性。

第二集团军三十一师损失最大,虽然对于毒气攻击有所准备,但装备简陋,只能以湿毛巾为主防御毒气,等鬼子带着防毒面具冲上来的时候,哪里还顾得捂嘴捂脸。

全体一线官兵扔掉毛巾,举起大刀和鬼子开始了残酷的白刃战,一个师本来就不满员,即使趁着停战时间补充了一些兵力,满打满算也就是八千多人。

一线打完了二线上,二线打完了三线上,一天的时间,伤亡达到了恐怖的三千人,阵地因为毒气弥漫也丢失了,各营团长大部分战死,只能退到新建立的第三条防线舔抵伤口。

二十集团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关麟征的一个军仅剩了一万五千人,对面知道这也是块硬骨头,一百多发毒气弹打到阵地上,虽然关麟征命令部队迅速撤退第三道防线,还是有两千多兵力没撤下来,大多数是在第一道战壕的防守的士兵,根本来不及撤出阵地。

徐州总部,李宗仁听着各条阵线的汇报,面色阴沉,整个房间气氛压抑,太惨了,一天下来,各条阵线最少损失了两万多兵力,这样打根本损失不起啊!

李云烟不用监听陈风的电台了,变成了通讯兵,一天的时间来回在司令部和陈风的住处穿梭,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前来告知。

陈风面沉如水,没想到鬼子还是死性不改,竟然继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使用毒气弹,看来真的没把自己的威胁放在心上,不过陈风现在也有些无奈,还真没有时机去日本岛浪一下,再去狙杀个司令官啥的意义也不大。

这样打下去,**的阵地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很可能会在三五天以内进入台儿庄巷战,大战刚刚开始,李宗仁肯定不会退的,必须想个办法凝滞和损耗日军了,这样打下去,**精英就没了。

装备不行,炮火不够,枪法也差强人意,有什么好办法呢?能想的都想了,不过都被陈风一条条的否决了,沿着后世的记忆,从抗战开始,涉及到全世界的战争经验,德国,前苏联,美日,所有的战术都想过了,都不太适合现在的**。

想到50年的出国作战,陈风一拍脑袋,怎么这么笨呢,还有比三三更好的战术么,尤其是对现在的**来说,太适合了啊!

天色暗下来了,李云烟正好来传递消息,陈风告诉李云烟,请李宗仁时间方便的话来这里一趟。

李云烟正在为今天的损失难过,闻言眼睛一亮,冷枪队长一定是想出了绝佳的办法:

“队长放心,我这就去请司令长官”。

李宗仁火急火燎的来了,一天的损失,让这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高级将领嘴上都起了水泡,见面也没絮叨:

“冷枪队长,可有什么好的方案,再这样打下去,全部阵线三天内就崩溃了”。

“李长官,日军已经疯了,不知道明天还会不会使用毒气弹,如果继续使用的话,第三条阵线也会失守,我们没有第四条阵线,不知道李长官接下来作何考虑”?

“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依托地形,节节阻击了,不过这样一来,指挥系统就成了问题,以日军的作战方式,一旦突破一个点,肯定会迂回包抄,切断各部之间的联系”。

李宗仁情绪有些低落:

“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一旦师长找不到团长,团长联系不上连长,下面的指挥员没了命令,完全就没了章法,溃退是不可避免了”。

陈风明白**溃退的可怕,弄不好能一口气从徐州跑到武汉:

“李长官,把台儿庄的百姓转移出去,准备巷战吧!把兵力全部散开,以班为战斗单位,提前做好布局和命令,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凝滞日军进攻,消耗日军的战略目的”。

李宗仁仔细考虑着这个方案,总感觉太简单了点,队伍散开巷战,确实能化解一部分毒气攻击的问题,但这样真的行么?**的战斗力自己清楚,以班为单位,恐怕撑不住日军的一枚迫击炮弹:

“冷枪队长,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么?一个班一个班的士兵集中在一起,日军的迫击炮完全可以解决啊”!

陈风笑着回答道:

“李长官,一个班的兵力绝对不能集中在一起,那样是纯粹找死,我这里有个战术体系,一个班十个人分成三组,班长居中策应指挥,三个小组可以呈正三角或者倒三角布局,小组之间拉开距离,这样的布局防守一片民房或者半条街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李宗仁眼睛一亮:

“听着不错,详细说说”,

转过头对着李云烟说道:

“准备点伙食,一会就在这里吃”。

陈风铺开一张纸,用图画的形式更加容易讲解。

三三制战斗小组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为了弥补八路军火力不足的劣势。通常情况下,我军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形,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固定任务,或侦察火力,或输出火力,或掩护战友……这是一个能攻能守的阵型,类似于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疏散的战斗队形。因而,一个二十七人组成的战斗群完全能够覆盖几百米宽的战线。

这样即使日军用毒气弹,也造不成大量的杀伤,重点是每个班都有了防御节点,只要死守节点,即使被突破了后撤,后面节点的**有自己的任务,也不会跟着溃退。

(sdingdiannn/ddk20938249/3670571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