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 > 第75章 对答如流,反将一军

杨勇说了几句之后,就停了下来。

因为不光是杨坚有骄傲,其余大臣也忍不住感叹出声。

“的确啊,北周好好的一个天下,宣帝却如此暴虐,竟让国力大滑。”

“当年邙山之战,宇文泰不敌,却有如神助,竟然侥幸脱身,自此和魏对立,后来侯景之乱,宇文泰抓住机会,夺取益州,襄阳等地,是何等的威风?”

“宇文护三次屠龙,堪称古今一绝,但是他也死的何其窝囊,被暴君所杀,自此,哎,一言难尽。”

“还得是吾皇,身为左大丞相,却和暴君不同,施政宽和,精简严苛,躬行节俭,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前朝禅位,乃是顺应天命。”

“的确,昔日北周灭佛,佛像尽数被毁,寺庙全部充公,僧众全部还俗,此举使得朝廷经济迅速增长,进攻北齐,打的北齐全无还手之地。”

就在杨坚和百官们追忆往昔的时候,杨丹突然冷哼一声。

“哼,北周?”

“北周有什么可称颂的?”

杨丹的脸上,满是嘲讽的笑容,而且还止不住的摇头。

呵呵,还真是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杨勇本来听着百官的赞同,一脸的得意,此时听了杨丹的话,只恨得牙痒痒,这么一个小不点,怎么就这么气人呢?

自己刚刚说的话,连杨坚都赞同,连百官都赞同,北周昔日的确也是有过辉煌的。

“看来十弟,你这是又有不同意见了?”杨勇深吸一口气,缓慢地问了一句。

虞庆着急啊,杨坚可是大隋的开国之君,这种谈论前朝的事情,本就很容易犯忌讳。

毕竟那个开国之君的天下,是正统得来的?

不同于虞庆的焦急,杨坚倒是饶有兴趣也满怀期待地看着杨丹。

杨家是知道的,杨丹最近一直在看有关前朝记载的书籍。

就在昨天,他回到寝宫的时候,还看到杨丹正在看那些书本呢。

杨丹淡淡地扫了一眼杨勇,懒洋洋地开口,“大皇兄说的不错,这北周坐拥整个北方,地域也算是辽阔。”

“但是在我杨丹看来,他们却不过如此,北周国君,更是平庸之辈,整个朝廷,也是一盘散沙。”

“就这样一个废物朝廷,禅位给父皇,那是他们的荣幸,也是帮助他们解脱的最好一条道路。”

“所以,北周的灭亡,我大隋的开端,是必然也!”

“现在居然还有人鼓吹北周?突厥乃是敌人,他们不该打吗?”

“堂堂一个朝廷,竟然坐视我华夏之地四分五裂,身为国君,不思一统,竟然整日荒淫无道,这样的朝廷,岂不是废物?”

杨丹刚说完,杨坚就猛地一拍桌子,“好,说的好,我华夏之地,必然也必须一统,岂能四分五裂?”

虞庆这时候也赶忙站了出来,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了,“小皇子说的精辟,三言两语就把北周朝廷最大的弊端说了出来。”

其他官员也忍不住点头,因为杨丹这么一说,那还真就说明了大隋才是正统,前朝根本就不配。

毕竟大隋,可是一统了天下的。

这时候,谁也不敢反对杨丹的话,朝廷不要一统吗,谁敢反对还真就是在找死。

虞庆说完后,看着旁边的杨丹,眼中也全是感慨。

一年之前,自己才开始给杨丹启蒙。

现如今才一年左右的光景,杨丹竟然就已经能够自己从书本之中评鉴前朝了啊。

杨勇皱着眉头,心中非常吃惊,自己这个十弟,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啊。

杨丹只是一句话,就点到了前朝最关键的地方,也是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难道自己这个最小的弟弟,在他娘胎里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读书了?

不可能,这一定是他看到了某位大才对北周的评价,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杨丹只是运气而已,运气他看过别人的点评。

深吸一口气,杨勇不服气地看着杨丹,“皇兄我在幽州的时候,就常常听闻天祥的聪慧,现在看来,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不如我们来谈谈刘宋如何?昔日刘宋开国皇弟刘裕,早年以‘耕种’和‘樵渔’为生。”

“后来他入了北府兵,战功卓着,和那曹操一样,打败称帝的桓玄,迎立被废黜的晋安帝,担任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完全控制了东晋朝廷大权,直至称帝为皇。”“十弟,刘宋昔日又是何等的风光,可是最终却衰落亡国,这又是为何呢,十弟你可知晓其中的道理?”

杨勇目光炯炯地盯着杨丹,他心底有个声音在期待,期待杨丹答不上来。

说!

说啊!

快说啊!

你快说来!

杨勇脸上逐渐有了笑容,你肯定答不上来的,对吧。

杨勇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杨丹慌乱的表情,就连杨广此时,都有些期待杨丹说不出来。

但是让太子和二皇子失望的是,杨丹仍然是一副轻蔑的样子。

“大皇兄你何故如此吹捧刘宋?不就是灭了司马晋么,可是他却让神州大地开始了分裂。”

“刘宋不止是历史的罪人,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学做奸雄,却又没有那曹操的雄心壮志,他们只是一群有眼无珠之辈罢了。”

“试问各位,当年刘宋的徐羡之,傅亮,谢晦是何等的大才,他们都是刘宋刘宋的辅国大臣。”

“结果呢?就因为少帝的嬉戏失德,让他们改立都王,少了少帝,仅此一点,便可以决定刘宋必然不能长久。”

“反观我大隋,父皇重用大才,危难之时御驾亲征,扭转乾坤,此可谓人心尽得,大隋必昌!”

杨勇只感觉自己像是被谁掐住了脖子一样,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这个十弟,居然还知道徐羡之,傅亮,谢晦这些人,这真的是一个两岁的孩子吗?

为什么他好像是无所不知啊?

朝廷上的百官们,也都被杨丹的话给惊到了。

先前杨丹说的什么科举制度,咱先放到一边儿不去想,刚刚对于这两个国家的评价,也可以说是他老师虞庆教给他的。

可是杨丹能够说出徐羡之,傅亮,谢晦这几个人,可就着实不容易了。

因为这几个人,对于刘宋少帝之后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而且刚刚是杨勇贸然提问,所以也不存在杨丹提前记下了这几个人来以做准备。

也只能是真正的博览群书,才能举荐出这几个人的事情来,也才能说出当时刘宋的国内形势。

甚至有的大臣还在观看其余人的表情,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这几个人究竟是谁。

杨丹,可是只有两岁啊。

恐怖如斯,当真是恐怖如斯!

杨丹甚至比那甘罗,周瑜,还要恐怖如斯啊!

杨勇张张嘴,正当他准备以刘宋后的梁国继续刁难杨丹的时候,杨丹却抢先开口,反将了他一军。

“大皇兄,刚刚那两国你说的,其实固然也对,但是你看到的,那都是他们昔日曾经有过的辉煌。”

“如今我想问问大皇兄你,我大隋为何兴盛,前朝那么多短命王朝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大隋为何却能一统天下?”

“大皇兄身为太子,必然是心有所感,还请大皇兄赐教!”

(sdingdiannn/ddk15837308/3670578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