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前进(七)

神都锦绣 第二百三十一章 前进(七)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房子没有什么奇怪的,人都很熟悉,那唯一能让人感觉到怪异的就在于布置与陈设了。

“太师椅”、“茶几”、“四方桌”是客厅主要摆设,而唐人常见的案几等物却是不见了踪影。

洛峻刚进屋时,被洛克然发脾气一事给吸引了,并没有太在意,此刻闲下来方才注意到。

洛峻只问了一个开头,洛克然即明白了,笑道:“乡里大多数人家都换成这样,三弟日后即知,很舒服、很方便,要比原先的好很多。”

些许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值得多去询问,洛氏兄弟随后又说起一些其他事情……直到管家再次匆匆走了进来。

管家终于找来了今天的报纸,而且有两份。洛克然没有去问报纸的来路,而是接过一份,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甚至于连给洛峻一份也没顾得上。

好在管家不敢忘记,将另外一份递给洛峻,然后自己站立一旁等候着。

今天的报纸内容多,所以每份有四张之多,洛峻先是好奇地大概翻阅一下,尽管他早就知道“卫岗乡”对于印刷术的改变,可今日才算是第一次真正见到实物,他不得不感叹——这太神奇了!每个字大小一致,字体一致,甚至于连字与字的间距也完全一致,此绝非人力可以相比的。

洛家世代经商,上一代依靠隋末乱世时倒卖盐、粮等物资发了家,作为洛家新一代里的佼佼者,洛克然已经是事实上脱离了洛家,自立门户了;而洛峻,正在一心谋取家族下一代继承人的位置。然而,当看到报纸上所刊载的内容之后,洛峻终于有些理解兄长当初的选择了。

兄弟俩各自拿着报纸一言不发,只是在那翻过来翻过去,似乎看了不止一遍。

许久过后,洛峻抬首看向洛克然问道:“兄长,这、这上面说的,当真?”

若是换在过往,洛克然必定毫不犹豫地说:“绝无虚假。”但今天,他还真不敢说。并非他怀疑谢岩,而是“规划”当中的许多内容,太超前了,他压根理解不了。

面对洛俊的提问,洛克然想上片刻之后,道:“当然不会有假,这登上报纸的事,等于是乡里对百姓的承诺,不可能说着玩的。只不过,其中有太多事,为兄还想不明白啊。”

洛峻点了点头,因为很多他也想不清楚,于是又问道:“兄长,五年当中如此庞大的计划,所需要的钱财可谓不下数十万贯,小弟很好奇,‘卫岗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

“没有!”洛克然干脆利落地道:“乡里富裕,和官府倒是没什么关系,据为兄所知,全乡年年收支大体相抵。”

“那何来钱财实施?”洛峻吃惊地问。

“呵呵”洛克然口中轻笑两声,跟着将报纸放于桌上,端起热茶抿了一口,再放下茶杯道:“三弟多虑了。谢、冯两位校尉,旁的本事为兄倒还不敢多说,可要说起挣钱,即便哪天他们用黄金铺条路,为兄都不会觉得奇怪,放心吧!他们肯定有办法。”

洛峻见兄长如此笃定,便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兄长可有意参与其中?”

“当然要参与!”洛克然想也不想地道:“为兄全部家当大半都在乡里,那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参与才是自绝之道。”说完,他话锋一转,道:“刚好三弟在此,不妨给为兄参谋一下,那些方面,参与为好?”

“弟以为,住房和大作坊两样最为合适。”洛峻言简意赅地说道。

洛克然闭目沉思片刻,微微摇首道:“若是单说挣钱,三弟所提那是极为合适的,然为兄与谢校尉接触颇多,他时常都说一句话‘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变化’,三弟所提的两样,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咱们能想到,乡里其他人同样能想到,若是费力争夺下来的话,恐怕获利也不会太好。”

洛克然的一番话,包含了后世的思想在其中,那还不是洛峻能够理解的,所以他只能问道:“依兄长之见,参与何处好呢?”

“为兄觉得,‘大棚种菜’和‘鸡鸭养殖育种’两样应该是首选。”洛克然给出了一个洛峻打破头也想不到的结果。

“兄长所说为何?小弟怎地从未听说过?”洛峻忍不住地问出声来。

“‘大棚种菜’即是在地上盖了房子,在房子里面种菜;至于‘鸡鸭育种’就是靠人来孵化鸡鸭,具体详情,为兄也不是太清楚,只是曾有听学堂的学生提过,好像是他们根据冯校尉的建议,尝试成功,虽说眼下损耗颇大,但是学生们表示,只要有足够的钱财和时间投入,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洛峻是更加迷糊了,这些说法已经远远超过他的认知,他已经都不知道应当如何问下去了。

洛家兄弟在商议之时,以黄守义为首的“洛阳”商贾,凡是居住在乡里的,全部聚集起来,他们包下茶楼第三层,人手一份当天报纸,聚在一起商讨当如何参与今后五年的规划当中……

同样,普通百姓也纷纷议论起来,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从乡里得到什么好处……

五天后,快马加鞭赶往“长安”的王三狗,又一次通过守卫宫门的禁兵,向宫内传话,请求面见王伏胜公公。

正在伺候皇帝的王伏胜没觉得会有什么大事,加上实在走不开,便打发身边的一个小宦官去见王三狗。

哪知道半个时辰后,小宦官空手而回,并告诉王伏胜:“来人说了,有重要文书,必须面呈总管。”

王伏胜挥手示意小宦官退下,自己则走回大殿,抬首看了一下正在谈话中的皇帝和皇后,心里盘算着此刻说出来是否合适。

李治没有注意到的事情,武媚倒是发现了,并主动中止说话,且道:“陛下,妾身看王公公似乎有事要奏。”

李治闻言转首问道:“何事啊?”

王伏胜赶紧行礼道:“陛下,‘新安县子’遣人送来重要文书,指名要奴婢去取。”

李治“哦”了一声,而后道:“取来吧。”说完回首对武媚道:“不知谢卿家又搞出什么新花样。”

武媚笑道:“谢县子才华出众,治下百姓安乐,堪称能臣,偶尔弄些新花样也很不错,譬如那‘望远镜’,可谓是举世无双!陛下慧眼识珠,将其简拔于微末之中,那才是盛世明君所为,较先帝亦不多让矣。”

“哈哈哈哈”李治畅笑数声,颔首笑道:“本朝惊才绝艳之辈,不在少数,倒是谢卿家,能文能武,办事甚合朕意,不可多得,不可多得啊!”

皇帝与皇后间的谈话到底说了什么,王伏胜没有听见,即便是听到,他通常也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此刻,他缓步自宫门向回走去,时不时看一下手里捧着的一个包袱,心里盘算着谢岩托王三狗传的话……

王伏胜很是奇怪,究竟是什么样的文书,要弄的那么神秘!他有检查过,包袱里有三本薄册,封面只标注着一、二、三,其他什么也没有,可奇怪地是,三本薄册都用了纸条做了封口处理,只要翻阅,必定需要撕掉盖有印章的封纸,以此防止他人私阅,那么,会是什么内容呢?

幸好谢岩为了防止王伏胜胡乱猜想,让王三狗特意转告一句:“文书皆是乡里政务,不涉及其他。”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话,王伏胜才没有在多想,单纯只是好奇罢了。

进入大殿,王伏胜径直走到皇帝面前,打开包袱,取出那三本薄册,躬身递给皇帝,同时道:“陛下,谢县子说‘请陛下按照文书上标注的顺序御览。”

李治看了一下手上三册文书,心里十分好奇,尽管嘴上没说什么,手上却是打开了标注“一”的薄册。

翻开第一页,那是真正的封面,上书“卫岗乡商业活动统计及资产”,里面的内容很多,分门别类的统计了整个“卫岗乡”商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诸多商号、店铺的资产和经营情况。在最后的汇总当中,当李治看到一年商业交易接近五百万贯的时候,他差点当即发出惊叹声,好在最后忍住,总算顾及了自己的颜面。

这是没有结论的文书,通过各种数字向皇帝汇报了“卫岗乡”的目前的情况。

李治合上文书,微微昂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算是稍微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而后放下文书,取过第二本。

标注“二”是“卫岗乡今后五年规划”,里面详细记录了“卫岗乡”在今后的五年当中,想要做哪些事,包括一些困难的事先做到哪一步等等,可以说是非常详细,只不过由于内容过多,李治仅仅粗略看了一个大概,又换成了第三本薄册。

实际上,前两本都是铺垫,谢岩真正需要让皇帝重视的是这一本,即——“奏请在卫岗乡实行新商税”。

光是封面的标题,李治不免就被吓了一跳!要知道,唐朝税制大体沿用前隋,税率是高祖制订,贞观一朝未做改变,如今谢岩突然提出更改税率,简直有些异想天开的意思。

然而,当李治刚刚看了一个开头,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原因也非常简单,谢岩在开篇第一段就说:“以今日乡里之商贾交易总额来看,每年应当不少于五十万贯商税才为合理,其中朝廷当得三十万贯,乡里可得二十万贯,此乃朝廷与地方二者皆得利之最佳结果。”

李治已经坐上龙椅有六年了,他太清楚这段话里的意思了,很明显,谢岩就是想通过新税率获得钱财来进行那个规划,当然,对于朝廷来说那也是非常划算,等于凭空多出一笔巨大财富,无论是用于赈灾,还是其他什么事,那可都是极为重要的。

李治继续阅看下去,发现谢岩写的很详细,先说明了现在的税制和税率对于商贾和大户而言,实在太低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税收主要作用于原材料上,比如木材、粮食、生铁等,但是对于加工后的成品,包括贩售都不再征税,是极其不合理的现象。

谢岩还在文书里特别举例“香水”,一瓶售价最少三十贯,大约需要十斤花瓣,本应该是在三十贯的基础上进行征税,可现实情况却是,税收在了花瓣上。换句话来说就是,一瓶香水真正的纳税额只有十文钱,已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交税的人是种花的花农,生产和卖香水的人反而不用交税,真正的利润都被这两者给拿去了,最辛苦的花农反而是获利微薄,且需要承担朝廷税收。

此等现象在大唐其他地方并不突出,那是因为其他地方通常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相当于原材料直接贩售,所以并不明显。

可“卫岗乡”就不同了,乡里大多数货物都是加工之后的,所以售价较高,加上商贾之间的交易频繁,导致交易活动的总额异常庞大,如此一来,给朝廷带来巨额税收流失。

文书当中,谢岩自始至终都在阐明事实,用相关统计数据告诉皇帝,他没有在文书中直接告诉皇帝应该怎么做,通篇使用最多的词汇是“建议”,尤其是在最后,谢岩说道:“全乡地少民寡,若实行新商税出了问题,当可以随时叫停,若证明可行,相信于国自有百利,臣请陛下斟酌。”

李治轻轻地将文书放下,多久不发一语,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全是一副陷入沉思的状态。整个大殿里安静极了,没有人知道谢岩的文书里到底写了什么?

包括皇后武媚在内,所有的人都不敢发出声响,而是静静地等着……等下去……

(sdingdiannn/ddk245254/17907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