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仙侠 > 九州风云录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以群分

九州风云录 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以群分

作者:炭雪小蛟龙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1-11-27 13:32: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酒逢知己千杯少,举杯消愁愁更愁。

原本每餐只是小酌二两的董士贤,如今餐餐必醉。

不同于与吕一平喝酒时的酩酊,而今的董士贤,或许在举杯时,就已经醉了。

有时候董夫人心疼自家老爷,悄悄将酒壶中兑了些水,反倒令董士贤更加伤神,直言自家的酒怎就不及吕一平带来的好喝?

说着说着,这位近而立之年的一城之主便捶胸顿足,潸然泪下。

在一旁陪酒的董相林也不知该如何劝爹爹,只好拎起酒坛,陪爹爹一同寻醉。

自吕一平蒙难之后,董士贤的两鬓,肉眼可见的白了许多。

只有当起了战事之后,他才真正懂得,原来他这个城主当得如此安稳,是因为有那些曾被文职官吏们暗地里称作吃白食的将士们在。

曾经他也多次与吕一平抱怨过,镇南军的花销过大,虽府库充裕,可也架不住坐吃山空。

吕一平便一瞪眼,骂上一句,他娘的,你这么敢说老子的人?

骂过之后,吕一平的酒便又摆在了董士贤家中的桌上。

文官与武将之间的不理解,自古便是朝堂之上吵嚷的缘由,只不过当皇权稳固之时,龙椅上的那位便更喜欢为文官多说上几句。

道理自然很简单,毕竟剑太过锋利了,也容易伤到自己。

而这种倾向,往往让身处安定天下的文官们更加颐指气使,纵是手无缚鸡之力,也可在朝堂之上对武官横眉冷对,唾沫横飞,反正他们的剑是指向敌人的,又不会拔向自己。

若是他们敢拔向自己,那就更好了。

事实上,虽说吕一平为平南城守将,可在这座平南城内,他的权柄并没有董士贤高。

因为董士贤才是一城之主。

不只是巴州,除却北部梁、雍、冀三州,其他各州城内皆是以城主为首,城主有节制本城守将的之权。

就连当初大晋王朝执掌天下兵马之权的大司马,亦是个文人。

董士贤却从未在吕一平面前以上官自居过,也从未插手过军中的任何事物。之所以如此,除了与吕一平的交情外,是因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他,不懂如何治军。

而王上赋予他的权利,是为了防,而非管。

可偏偏有许多人却想不明白这个道理,诸如那位大司马,就曾多次质疑西北三王,甚至在司马正康多次进言,当收回三人私自调兵之权。而司马正康也担忧三王势大,因而动了心思。只不过此事干系甚大,并非一纸圣言可定,因而司马正康便趁着八王朝会之时提起了此事。

三王自是不会赞同此事,皆以军情之事,不容延误,若是事事需要等待朝廷的命令行动,只怕会贻误战机,到那时,被外族人抢了先,可就不是酒桌上的笑话了。

令司马正康意外的是,原本以为至少会有三四位王会赞同自己的提议,结果竟是无一人附和,因此司马正康这句提议,便真成了戏言。

没过多久,那位大司马便被免了职。

而后司马正康便开始无心朝政,醉心于园艺之计,并以举国之力建筑明和园,直至因病驾崩。

范景天曾与董士贤几位城主提及过此事,在自家地盘之上,范景天毫不客气地笑话了那位年轻的皇帝,谁还不清楚他那点小心思?连他太爷爷司马重火都做不到的事,就凭他?

那时候,董士贤便从范景天的眼中看到了野心。

而能成就范景天野心的,正是被他们几位城主奉命所看住的诸城守将。

如今吕一平已死,甚至连巴州都已成乱局,而他这个平南城的一城之主,是有资格也有权去接管那个群龙无首的镇南军的。

可他不愿,也不想。

周伯昌与吕一平相继身亡,成了叛徒的王季,亦是死得不明不白的,这镇南军,可不是那么好接手的。

吴仲与郑叔远二人也曾登门拜访过,请身为城主的董士贤主持大局,董士贤为了维护平南城的安稳,勉为其难地去镇南军大营走了一遭。

只不过此行他只是以城主的身份命吴仲暂且代领镇南军将军一职,郑叔远为其副将,待王命下达之后,再另行安排。

董士贤也不知道这个王命该由谁来下。

当初范立业人在平南城的时候,吕一平认其为王,站在了范建功的对立面。而身为一城之主的董士贤,却并未那么痛快地承认范立业的蜀王身份。

因为他读的圣贤书告诉他,范立业的这个王,不正统。

当然,那时的范立业,也并未认为他这个城主有多重要。自立为王之后,范立业并未以王的身份宣他觐见,亦未向其下达过任何王命。

事实上,若非有吕一平在,倘若董士贤不承认范立业这个王上,范立业的王命在平南城中未必管用。

可当时平南城已被冯渊大军兵临城下,若董士贤明确表态站在范建功这一边的话,势必会引起平南城的内乱,这是董士贤与吕一平都不愿看到的局面,因而董士贤便以封城为由装了个糊涂。

当然,他也没有短了镇南军的物资。

他这么做自然会惹来非议,毕竟冯渊代表的是子阳城,而此时吕一平已是冯渊口中的叛将,董士贤此举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后患。

而他的下属中,绝大多数人皆持反对意见,连南麗书院的院长付靖伦都曾登门董府,骂董士贤不辨黑白,不明是非,枉读圣贤书。

董士贤自然不会同他一般见识,只是解释了一句,非要吕一平带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你们才满意么?

付靖伦叉着腰鼻孔朝上,读书人的骨气呢?死便死了,还怕他不成。

董士贤便不再给付靖伦面子,毫不留情的说了一句,你死不足惜,可我身为一城之主,为保一方安危,可不敢轻易去送死。

付靖伦面色涨得通红,半天未说出一个字来,最后只得重哼一声,甩袖离去。

董相林也曾私下问过父亲,将来若是王都那边追究起来,该当如何?

董士贤拍了拍董相林的肩膀,只是叹了口气。

董相林却是明白了爹爹的意思。

董府的男人,可不只有他爹爹一个人。

平南城许府。

府门打开,喝得微醺的董相林手扶大门晃着身子向门外迈步,一不小心绊在门槛之上,打了个趔趄,好在搀扶他的随从手疾眼快,将他一把抓住,“哎呦~少爷,您可得慢些~”

“我说妹夫,你这酒量也……也……不行啊,才喝了这么点酒,就……就走不稳路了?”

同样被人搀着的许一白大着舌头一拉董相林的肩膀,“要我说,你就在府上住……住上几……几日得……得了。”

在门口出站稳的董相林摆了摆手,“一白,非是我不想留下,你也知道,现在乃非常时期,爹爹身边是离不开我的。”

“叫哥~”

许一白咧嘴一笑。

董相林瞪了一脸坏笑的许一白,然后对着已来到自己身前的许青青说道:“你我大婚之后,这是你第一回家省亲,既然回来了,就安安稳稳地住上些日子,等我忙完了,便来接你回去。”

许一白见自家妹子那般不舍的表情,撇了撇嘴道:“青青,这就舍不得了?”

许青青瞪了哥哥一眼。

董相林笑了笑,“好了,我走了~”

说完在随从的搀扶下走下台阶,登上马车,揭开车帘,董相林的身子顿了一下。

“少爷,怎么了?”

“没什么~”

董相林打了个酒嗝,进了马车。

隋从微微摇头,看来少爷这次是真的没少喝啊。

马车离开了许府,走不过数十丈,董相林便叫停了马车,对马车外吩咐道:“来福,你先回府吧,我去白沙湖那边转转。”

“是,少爷!”

“若是爹爹问起来,就说我去找朋友散散心,天黑前就回去了!”

“好的,少爷!”

犹豫了一下,来福问道:“少爷,您喝了这么多的酒,身边没人怎么办?要不您在这稍等我片刻,我……”

“你去吧,我无碍的!”

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车夫开口说道:“来福,放心好了,还有我呢!”

来福有些疑惑地看了眼车夫,点了点头,跳下马车,然后叮嘱道:“老王,机灵点儿~”

“你就放心吧!”

车夫老王一扬马鞭手中,“驾!”

马车内,董相林的酒已经醒了大半,非是他有什么高深功力可以将酒劲逼出体内,而是他被吓到了。

“不愧是城主的儿子,定力还算不错!”

不知何时出现在马车内的笪守典面无表情地开了口。

董相林可不认为眼前这人是在夸赞他。

“您……您是何时……”

酒醒之后,董相林说话反倒不清楚了。没办法,实在是他的内心太过紧张,毕竟眼前这人,可是能随手一掌便打折一棵树的人。

笪守典看了董相林一眼,没有开口。

董相林疑惑地看了车门一眼,随后惊道:“难道老王也是你们的人?”

笪守典嘿嘿笑了一声,“我说少城主,你倒是不笨!”

“怎么会?他在我们府上也有十多年了,怎么就成了你们的人了?”

“没有什么会或是不会的,他们这些出苦力的,劳碌了一辈子,还不都是为了银子?要说是我们的人,他可算不上,老夫不过是多给些银子罢了。”

笪守典双手拢于袖中,斜靠在车厢壁上,看着有些不太相信的董相林,淡淡说道。

董相林皱了皱眉,“可我家待老王不薄,他怎会只为了些许银子,就做出此等事来?”

笪守典嗤笑了一声,却是没有回答。

“少爷,是老王我见钱眼开了,只是这位老先生给的银两实在是……”

微顿一下,车夫老王继续说道,“这些银两在少爷眼里或许算不上什么,可对我老王而言,后半生虽说过不上富贵日子,可若省着点花的话,小人我可也能过得舒坦些。其实小人我吃些苦也没什么,可总该要为家中娃儿多想想不是?咱们穷苦人,没那个富贵命,可谁家过年不想多吃些肉馅儿饺子,多喝上几口酒呢?再过上几年,我家那狗娃儿就要说媳妇儿了,这又是一大笔花销,少爷,其实我并非见钱眼开之人,只是……唉~”

“这人呐,不服老不成,我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当年家穷,年过三十才好不容易讨了一房老婆,俺家那个小子生下来的时候,我都三十好几了,这人呐,活着总得有个念想不是,这日子总不能过得越来越差吧?所以啊,我就想着早些给狗娃儿那小子早些说上一门亲事。”

“少爷,兴许以后老王我不能再在府上当车夫了,可我老王自认这么些年没做过什么对不起府里的事儿,今日这位老先生说有要事要见您,好不容易寻了这么个机会,所以我才让他上了马车……”

“老王,若是有什么难处,只管对府上说就是了,你?唉~”

“少城主,单凭这句,你距你爹爹,还差得很呐~”

笪守典微微摇头,抬起手按住了董相林的肩膀。

“因为他会懂老王,而你却不懂,少城主,想要成为你爹爹的左膀右臂,单凭城主儿子这层身份,可是不够的。”

董相林当然知道自己远不如自己的父亲,况且自己现在也真的就只有城主儿子这层身份,所以笪守典的话听起来并不是那么刺耳。

而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真真正正的为父亲做些什么。

方才还有些慌张的董相林反倒镇定了下来,至少他知道,眼前这个人的出现,并非是为了他的性命而来的。

抬头看向笪守典,他深吸一口气,问道:“笪先生,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见董相林这么快便镇定了下来,讶异之余目光之中露出些许赞赏之色,笪守典松开了按在董相林肩头上的右手,起身贴近董相林,嘿嘿笑了两声,反问道:“你是真的要去湖边么?”

笪守典如此贴近自己,董相林有些不自然,身子向后微靠了一下,“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方才是因为你在马车之中,我不得已才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既然不去白沙湖……”

笪守典按住了董相林的胳膊,“那么镇南军的大营,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呢?”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董相林大惊。

“你什么时候应下来的,老夫便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董相林的岳丈,也就是许一白的父亲许明义乃是董士贤的副手,掌管平南城钱粮。嫌镇南军费钱的,正是此人。只不过董士贤与吕一平交好,虽然他多次在董士贤身旁进言,要削减镇南军粮饷开支,都被董士贤给拦下了。他又没有胆量直接面对吕一平,因而只是与下属们发发牢骚,背地里说些镇南军的难听话而已。

所以当吕一平的死讯传到许明义的耳中之后,平素里不善饮酒的他拉上自己的儿子许一白,好好地喝了一顿。

酒醒之后,他便沐浴更衣,亲自去董府走了一遭,只可惜董士贤拒绝了他的提议,而后董士贤便以城主之权命吴仲暂领镇南军。

不过许明义这一遭也非空走,至少董士贤接受了他削减镇南军粮饷的提议。

只有吃不饱的人才会乖乖的听话。

这便是他说服董士贤的理由。

后来便有了吴仲的登门拜访,而他对这位算不上正式的将军还算客气,秉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婉拒了吴仲的请求。

那日晚上,他又多喝了几杯。

连晚上在二房屋里,他都比平日里更加雄猛,好不痛快。

事毕之后,他揉捏着二夫人的肩膀,颇为得意。

二夫人知道自家老爷为何会这般高兴,趴在许明义的胸膛之上,随口说了一句,“老爷,既然连那吴将军都得来求你,你说,这镇南军是不是都得听你的了?”

许明义呵呵笑了两声,“听我的倒是不至于,毕竟老爷我还要听城主大人的,只可惜城主大人他拒绝了我那掌管镇南军的提议,不然的话……”

“这等好事,城主大人为何会拒绝呢?”

“因为他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老爷,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说了你也不懂,只是可惜了……”

“什么可惜啊?老爷,您怎么总说半截话呢?”

“可惜啊~”

许明义一拍二夫人的身子,翻过身子,又将二夫人压在了身下。

人总是这样,有些心思萌生出来之后,就如同那蚊蝇般,时不时地叮上一口,弄得人心痒痒。

城主,一城之主,对许明义而言,只差一步之遥。

他便将主意打在了姑爷董相林的身上。

许青青是收到了娘家的口信之后才对相公董相林开口请求回家省亲的。

姑爷登门,许明义着实好好招待了一番。董相林是知道岳丈酒量如何的,见其频频举杯,心中也是颇为感动,亦有些许骄傲。更何况还有诸多溢美之词夸赞加诸于身,一时间,有了些许醉意的董相林便有些飘飘然了。

在旁陪酒的许一白有些摸不清父亲大人的心思,董相林虽不是纨绔,可也用不上爹爹这般捧着,哪怕他是自己的妹夫,哪怕他是城主的儿子。

当然,自家父亲能喜欢董相林这个姑爷,许一白自是高兴,毕竟他与董相林交好,况且,若是爹爹喜欢董相林,妹妹在董家过得自然会更舒心些。

几番推杯换盏之后,许明义拍了拍女婿的肩膀,语重心长道:“相林呐,眼下乃多事之秋,平南城又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爹爹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呐~”

说完,叹了口气,自顾端起了酒杯。

董相林见状,忙举起酒杯,“家父常对我说,多亏有岳父大人与柳伯伯在侧,平南城才得以安稳。”

听到董相林说到“在侧”二字,许明义暗自冷哼一声,然后笑道:“我与你柳伯伯身为城主大人的副手,自当该竭尽全力,辅佐城主大人,以保我平南城之安。”

见许明义的杯中酒尽,赶忙陪着喝了一杯的董相林忙抓起酒壶。

“欸~相林,倒酒这等事由下人来做就是了。”

按住董相林的胳膊之后,许明义对立于身后的丫鬟喝道:“一点眼色都没有!还不快倒酒?”

董相林笑了笑,“岳父大人可别呵斥她们,是我在家倒酒倒习惯了。”

“你爹爹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固执了,身为一城之主,府上多些婢女又有何妨?老夫当初就给你家物色了好几个伶俐的丫头,可都被你爹爹给婉拒了。”

“岳父大人有所不知,家父是怕家母多心,因而才……”

董相林忙解释了一句。

“哈哈哈~”

许明义拍桌而笑,“想不到堂堂城主大人还是惧内~哈哈~哈哈哈~”

“不,不是的……”

见许明义因此而放声大笑,董相林才发觉自己好像是说错话了,忙要解释,可毕竟是喝了酒,这一着急,舌头便好似打了结。

坐在许明义另一侧的许一白轻轻戳了一下自己的父亲。

许明义这才发现自己笑得有些失态了。

止住笑意之后,他夹了口菜,对董相林说道:“相林,别光喝酒,来,吃菜,吃菜!”

“这男人惧内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令尊与令堂伉俪情深,老夫钦佩!”

“嗯~”

这回董相林学乖了,绝不多说半个字了,这事儿要是让爹爹知晓了,怕是他又要当着媳妇儿的面挨爹爹训斥了。

“相林呐,你还记不记得此前我到府上对城主大人提过的那件事么?”

“是……”

董相林迟疑了一下,“那件?”

许明义点了点头。

一旁的许一白不明所以,问了句,“妹夫,什么事儿?”

董相林没有回答许一白,而是问向许明义,“岳父大人何以突然提起此事?”

许明义抬起手,挥了挥,“你们都先下去吧!”

屏退下人之后,他压低嗓音对董相林说道:“相林,如今的局势你还看不明白吗?”

“啊?什么局势?”

“你这孩子,是喝醉了还是在这跟我装傻充愣?”

许明义一板面孔,“还是说你没把我这个岳父当作是家里人?”

董相林面露苦色,“岳父大人多心了,实在是有些事情爹爹并不让我知晓,我也不知道该对您说些什么?”

“这又有何不清楚的?这平南城城下之围才解了多久?”

“您的意思是?”

“当初若非他吕一平执迷不悟,何至于要我平南城陷入如此两难的境地?你爹爹念及与吕一平的交情,叫我不要断了镇南军的粮饷,当然,他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引起镇南军的哗变,可这平南城的城主是你爹,不是他吕一平,你看他吕一平是怎么对待城主大人的?从他成为叛将的那一刻起,他哪件事请示过城主大人了?二殿下莅临咱们平南城,他都不安排城主大人与二殿下见上一面。”

“是,他是怕连累城主大人,可那位二殿下在咱们平南城自立为王,你来说说看,是不是已经觉得咱们城主大人是可有可无的了?”

“城主大人他处处为吕一平着想,可他吕一平办的这叫什么事儿?”

“你爹呀,这是遇人不淑,你再想想看,冯渊大军退兵之后,你爹爹可曾有过面见二殿下的机会?连讨要粮草都是派人送个口信过来,真拿我们当钱袋子了?”

“也难怪他会死在自己人手里,这是报应,报应啊~”

许明义不喜吕一平,董相林是知晓的,只他未曾想到会其对吕一平会有如此深的成见。听岳父突然说了吕一平如此多的不是,很是敬重吕一平的董相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端起酒杯,自己喝了杯酒。犹豫了一下说道:“岳父大人,如今吕叔叔已是亡人,总是他生前有千般不是,也不好再此这般了吧?”

心道他若不死,我也不可能这么说,许明义看着给自己倒酒的董相林,叹了口气道:“我这也是为城主大人抱个不平,我还不至于跟一个死人置气。”

“是,是!”

董相林应了两声,然后问道:“岳父大人,您方才想对我说的是?”

“ 呵呵~”

许明义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老夫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这座平南城的主人,应该是你的父亲,城主大人。”

“这……”

董相林有些疑惑,“主人?”

“不错!”

许明义盯着董相林,“是说一不二的主人!”

“您的意思是……”

董相林似乎明白了些什么,面露惊色道:“这,这不是谋逆犯上么?”

许明义瞪了董相林一眼,“胡说些什么?哪个城主不该在本城之中说一不二的?先前说了那么多,是想告诉你,之前城主大人太过仁义,这个城主当得反不如吕一平重要。可眼下却是不同了,他吕一平不在了,这镇南军不就该听你爹爹的么?你说说看,老夫说的有没有道理?”

“可……”

董相林抓了抓头,“爹爹说过,他乃是读书人,无提枪御马之能,且不懂将兵之道,若是就这么贸然接手了镇南军,怕是难以服众。”

“难以服众?呵呵~”

许明义笑了两声,问道:“那你说说看,城主大人的命令,他们听还是不听?”

“自然是要听的!”

董相林的答案脱口而出。

“那他们为何要听?”

“因为那是城主的命令啊?”

“既然如此,何来难以服众一说?”

许明义面带微笑,看向董相林,“相林,我再问你,若是镇南军连城主大人的命令都不听了,结果会是怎样?”

一旁的许一白随口说道,“那还能怎样?他们手中有刀,岂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董相林看了许一白一眼,“不会的吧?”

“那有什么不会的?若是连城主大人的命令都不听的话,在这平南城里,又有谁能奈何得了他们?到那时候,只怕咱们平南城就乱了。”

许明义赞许地看了许一白一眼,然后轻咳一声说道:“乱未必会乱,可若是镇南军被心术不正之人所利用,只怕是会真的出现难以预料到的结果。王季虽已身亡,可他的背后有没有暗手,我们不得而知,况且周伯昌的死因也未查明,我看呐,咱们这座平南城看似平静,只怕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董相林的脑海中却想起了那个人,那个突然出现在他家,自称为王上的人。

那个人曾当着他爹爹还有他的面说,吕一平会死。

那个人还说了,周伯昌的死,也是他手底下的人做的。

这个人的出现,董士贤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因为那个人不允。

董相林清楚地记得,那人将一只手按在自己的肩上,用着漫不经心的语气,说着最吓人的话。

那就是,杀了自己。

董相林丝毫不觉得那人说这话是在吓唬人,因为他从那人的眼神之中看到了死亡。

所以,爹爹只能选择屈服于他。

许明义见董相林的眼神有些迷离,只当他是有些醉了,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相林,如今你也成家了,这立业一事,也该多想想了。”

董相林回过神来,心中挣扎了片刻,还是没有将那位王上出现在他家中的事说出来。

“此事爹爹也对我说过,只不过目前我资历尚浅,按照父亲的意思,要我先到柳伯伯手底下去历练一下,多学一学。”

说完之后,他又忙解释道:“岳父大人莫要多心,爹爹说了,钱粮一事太为重要,而我又是您的女婿,怕我惹出什么岔子,给您带来不便,因而才安排我到柳伯伯那里……”

“嗯!”

许明义点点头,“说起来,刚好我也想让一白到那边,不过……”

话音一顿,许明义看向董相林,“眼下你却不太合适去那边了。”

“爹爹,这是为何?”

未等董相林开口,许一白先问道。

许明义瞪了许一白一眼,“方才我说的话都白说了?”

董相林想了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便同样问道:“相林不解,还望岳父大人解惑!”

“唉~”

许明义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相林,你爹爹执意不肯亲自统领镇南军,想来是念及与吕一平的交情,可方才老夫也说过,这镇南军,可不能就这般放任不管,吴仲虽跟随吕一平多年,可在老夫看来,他可不是当将军的料,想来让他暂领镇南军也只是权宜之计。”

“此外,那吕一平是随那位名不正言不顺的王上前去子阳城的,他独自归来,想来那位王上是夺位成功了,何以吕一平已身死多日了,也不见子阳城有何王命传来?此事着实蹊跷的很,因此老夫在想,那子阳城,未必是控制在那位二殿下的手中。”

说到这,许明义笑了笑,“最是无情帝王家,兄弟反目,祸起萧墙,争来争去的,这巴州还都是他们姓范的,眼下谁坐在那王位之上,于我等而言,都是一样的。”

“相林,你岳父我之所以建议城主大人接掌镇南军,并非是要令尊拥兵自重,而是无论当这两位殿下谁真正成为了巴州的王,你爹爹他都可以稳坐平南城,成为王上拉拢的那一位。”

董相林若有所思,只不过他所想的与许明义所说的,却不是同一件事。

稍加沉吟,他开口说道:“岳父大人所言甚是,眼下子阳城并未派任何人来接手镇南军,的确很是蹊跷。不过吴仲虽不及周伯昌,可身边还有一个郑叔远,他二人追随吕叔叔多年,在军中颇有威望,父亲安排他二人暂且执掌镇南军并无不妥之处,至于父亲能否可以真正执掌镇南军,关键在于吴仲与郑叔远二人。”

许明义有些意外地看了董相林一眼,心道这小子还是有几分头脑的。

举杯示意,待杯中酒尽之后,他说道:“你说的不错,不过凭令尊与吕一平的交情,以及他在平南城的地位,想要笼络吴仲也非难事。只不过此事在我看来,城主大人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况且单凭城主大人命吴仲代掌镇南军一事,就足以令其感恩戴德了。”

“岳父大人,您的意思我明白,可您也说了,爹爹不愿,爹爹的脾气您是清楚的,就算我去劝说于他,只怕也只能是无功而返。”

“此事未必需要城主大人亲力为之,相林,眼下可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

许明义拍了拍董相林的后背,语重心长道。

“我?”

董相林瞪大了眼睛,“没有一官半职的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贤婿莫非是忘了自己的身份了?”

许明义含笑看着董相林。

“身份?我能有什么身份?”

董相林一脸疑惑。

“妹夫,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是城主大人的儿子,你说你是什么身份?我的少城主!”

许一白端起酒杯,伸了过来,“来,我先敬咱们未来的城主一杯。”

自小与董相林一起长大的他自然没有真的把董相林当作少城主来看待,因而这所谓的“未来的城主”,不过是他的一句酒话罢了。

“一白,你乱说些什么?爹爹是城主,与我又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我还要唤你一声主簿大人不成?”

许明义正是平南城的主簿,听董相林如此说道,他的目光之中闪过一丝阴鸷之意。

许一白笑嘻嘻道:“那敢情好,再算是元卿,将来这平南城不就是咱们三兄弟的了?”

许明义抬腿在桌下踢了许一白一脚,白了他一眼,“胡说些什么?”

许一白吐了吐舌头,抓起筷子用菜堵住了自己的嘴。

许明义看向董相林笑了笑,“相林,一白说的不错,你本来就是咱们平南城的少城主。”

“那您方才训斥我做什么?”

许一白也未曾想爹爹也是这么想的,正吃菜的他嘟囔了一句。

许明义沉着脸瞪了许一白一眼。

正给许明义倒酒的董相林随口说道:“岳父大人,您怎么也开起这种玩笑了?”

“相林,我可没开玩笑,有些事城主大人不便出面,亦不便开口。你想想看,谁也不知道眼下这吴仲与郑叔远二人的坏的是什么心思,他二人虽是吕一平旧部亲随,哪怕吕一平与城主大人交好,可难保这二人不会生出二心来,眼下趁着这二人根基未稳,城主大人将之收入麾下方为上策。”

董相林想了想,面带疑虑道:“可那吴仲毕竟只是代职,就算吴仲与郑叔远二人愿意追随爹爹,万一子阳城那边再派来一位将军,亦是无用。”

“你说的不错,不过此事不难,只需城主大人手书一封,举荐吴仲为镇南军统帅,老夫以为,此事可成。而那吴仲受了城主大人的恩惠,想必将来定会对城主大人忠心耿耿的。”

“这……”

董相林沉思片刻,问道:“岳父大人,先不说爹爹同不同意这件事,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这孩子,怎么就想不通这个中关键之处呢?”

许明义捋了捋胡子,“眼下这吴仲是什么心思我们不得而知,城主大人总不好明问他吧?因此这试探吴仲一事,你来办最为合适。”

“我?”

此时董相林的心中突然涌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或许真的是一个机会,一个不再受那个人威胁的机会。

“那我该如何去试探他呢?”

董相林问道。

许明义稍加沉吟,缓缓开口道:“此事不难,此次我将镇南军的粮饷削减了五成,那吴仲曾派人找老夫多次,都被老夫给打发了,后来他亲自上门来跟老夫讨要,亦被老夫所拒。”

说到这,许明义冷哼一声,“一个侥幸的人而已,还是个代职,想跟老夫讨价还价,他还不够格。”

董相林想了想说道:“在爹爹任命他为代将军之后,他只来过我家一次,却是未曾提起粮饷一事,不过是登门道谢,然后询问一下爹爹城防一事。”

“理当如此,看来他吴仲还是懂些分寸的。”许明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相林,这两日你去镇南军走一遭,就以你少城主的身份。你也不必急着说去做什么,先看一看吴仲对你的态度,若是他对你礼敬有加,你便对其承诺,帮其向老夫讨要两成粮饷。若他对你爱答不理,你便无需提起此事,只说替城主大人走一遭,看一看镇南军有何需求,他若提出任何要求,你只管记下就是了。”

董相林在心中合计了一下,觉得此事可行,便点头说道:“相林明白。”

“此外,相林,此事暂且还是先不要告诉城主大人的好。”许明义嘱咐了一句,“非是我有意要对城主大人有所隐瞒,而是怕他不同意我们这么做。”

“相林,说实话,那日在府上城主大人拒绝了老夫的提议后,老夫心中甚是不甘,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该助城主大人办成此事,老夫不为别的,只盼将来的你,亦能如城主大人般,无论是地位,还是对待妻儿。”

董相林重重地点了点头,“岳父大人良苦用心,相林明白,您且放心,我不会让青青受任何委屈的,现在不会,将来一样。”

“好,说得好,不会是我许一白的妹夫。”

许一白咧嘴一笑,端起酒杯,“干!”

董相林已下定决心去镇南军中走一遭,只不过他并非是如许明义提议那般去试探吴仲,而是想真真正正的拉拢吴仲,他甚至已下定决心告诉吴仲,吕一平究竟是如何死的。

他相信,知道了真相的吴仲,定然会站在他这边的。

董相林还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与他同样年纪的少年。

心中暗道幸好方才未对岳父大人说出那件事来,董相林故意露惊色问道:“笪先生,难道岳父大人他也是王上的人?”

笪守典白了董相林一眼,轻哼一声说道:“注意你的言辞,在这巴州,不该么?”

董相林说的自然不是这个意思,笪守典也知道董相林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他又跟着说道:“王上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见的,不过倘若董城主不识抬举,王上不介意将这平南城的城主换个姓。”

“这……”

董相林的神色变得有些不自然,犹豫了一下,他低声道:“此事,我会尽力去劝说家父的。”

“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若不然,这城主之位不保事小,你们董家若是绝了后,那才是大事。少城主,你也该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考虑了。”

笪守典的言外之意董相林自然听得出来,好在这不是他第一次遭到此人威胁了,因而还算镇定。搓了搓手,他说道:“笪先生,既然我岳父的话您都听见了,那我也不瞒你了,我是这么想的……”

“别慌!”

笪守典拍了拍董相林,打断了他的话。

“你能做这种打算,我很欣慰,既然我欣慰了,那么王上他自然也很欣慰。王上并未是要逼迫你们父子,城主大人忠心于范氏王上是知晓的。只不过当初事态不明朗,又有吕一平从中作梗,城主大人做如此选择亦是无可厚非,王上不是当着城主大人的面说了既往不咎了嘛。可如今吕一平已被诛杀,城主大人若还是还执迷不悟的话,那就属实不该了。”

“不会的,不会的,您也知道,爹爹之所以迟迟未做决定,是因为吕叔叔的缘故。”

“老夫知道,王上也理解,不然也不会给了你爹爹这么长考虑的时间。不过,令尊身为这平南城之主,更应该知道的是,君要臣死,臣必须去死的道理,他吕一平与王上作对,那是死有余辜。”

“原本按照王上的意思,吕一平犯下的可是抄家的大罪,城主大人请王上网开一面,王上仁慈,已应允放过其妻女,如此,已是很照顾城主大人了。”

董相林却是清楚究竟为何那位王上会同意放过吕府家眷。

如果没有他爹爹董士贤承认的话,在这个诺大的平南城之中,又有谁知道他是王上呢?

况且整个镇南军,原本就是同他这个王上作对的。而令董士贤犹豫不决的,也正是于此。

似乎看出董相林心中所想,笪守典得意地笑了几声,开口说道:“有件事或许你还不知道,那位二殿下已经身亡了。”

“什么?”

董相林面露惊色,“什么时候的事?难道是……”

笪守典摇了摇,“就在不久前,不过此事却非我等所为,二殿下虽与王上反目,觊觎王位,可王上却是念及兄弟之情的,不然当初我们也不会就那么容易退出子阳城,让二殿下白白占了王城。”

“那又是为何?何以爹爹这边没收到任何消息?”

董相林忽然觉得,自己此前萌生的那点想法似乎没什么用了。

“是荆州人,干他娘的!”

笪守典轻啐了一口,骂了一句,继续说道:“那帮不要脸的,趁着咱们巴州内乱攻了过来,眼下已攻陷云上城,据探子所报,二殿下的尸首被吊在了云上城的城门楼上。至于二殿下为何会出现在云上城,又是如何身陨的,老夫却不清楚。”

“老夫今日本打算去府上讲此事告知于城主大人的,恰巧赶上少城主你出门,老夫担心少城主安危,因此才一路跟随,冒犯之处,还望少城主莫怪。”

“我哪敢怪罪于您了?您这么做,是怕我离开平南城吧?”

笪守典笑了笑,“如此轻装出行,却又携妻而出,万一城主大人下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决定,那不就麻烦了么?少城主,要知道,你的命可比城主大人的命还金贵呐。”

不知为何,当得知范立业已死之后,董相林心中反而轻松了许多,心念急转,他脑海之中又萌生出了另外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可比之前的那个念头更为大胆。

“笪先生说笑了~”

心跳有些加快,董相林抑制住脑海中那个疯狂的想法,斜靠在马车壁上,打了个酒嗝。

“少城主,既然王上已答应放过吕一平的家眷,却不知城主大人何时将之送出平南城?”

笪守典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婶婶原本是要等到关关姐回来祭拜完吕叔叔之后再离去的,不过家父明白王上的意思,便将命人先将婶婶送了出去,至于关关姐,也不知道现在她人在何处?暂时还未收到她归城的消息。”

笪守典点了点头,“如此甚好,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若想让她吕关雎活着,一定不可令其见到吴仲与郑叔远二人,至于为何,想必你也清楚。”

董相林点了点头。

笪守典又说道:“此外,那个叫元夕小子的或许会陪吕关雎一同归来,巴州之乱,始于此子,若非是他利用吕一平伺机接近先王,行那刺杀之事,也不会有今日巴州之祸,又何至于让荆州人欺上门来。此子不除,王上寝食难安。正好,你不是要去镇南军大营走一趟吗?你可以传城主之命,若见此子出现在平南城,立刻将之擒拿。”

“可……”

董相林犹豫了一下说道:“凭元夕的身手,寻常将士未必能将他拿下,就算是吴仲与郑叔远出手,也未必是他的对手吧?”

“不错!”

笪守典点了点头,“不过你别忘了,这平南城之中还有老夫在,除了老夫之外,亦有老夫的同门师兄弟,还怕奈何不了他一个少年?”

“好了,事不宜迟,此事你需尽快去安排,免得夜长梦多。”

说完,笪守典叫停了马车,闪身离去。

车夫老王询问道:“少爷,我们现在去哪?”

“去哪儿?还能去哪儿,马上回府!”

董相林没好气道,随后又叹了口气,冲着车夫老王说道“老王,若是你还想留在府上,留下来就是了,今日这事儿,我不怪你!”

一阵沉默之后,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停下来了?”

董相林起身撩开了车帘,之间老王已跳下马车,跪在地上。

“老王,你这是在做什么?”

“少爷,是我老王对不起您,对不起老爷~”

老王双眼通红。

此刻,这位年近五十的汉子却哭得像个孩子。

董相林有些不知所措,站在马车上的他,抬头看向远处,几只飞鸟在白沙湖上飞过。

————————

镇南军大营,

吴仲端倚坐在主将位置之上,双目微闭,摩挲着那张崭新的虎皮。

虎毛很硬,甚至有些扎手。虎皮坐起来也不是很舒服,若非身披甲衣,只怕屁股还会遭殃。

可很多为将者却偏爱虎皮,只因它是虎皮。

丛林之王,兽王之威。

吴仲在这张椅子上坐得很稳,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个位置,是不会再有人来坐了。

当然,一个镇南军的将军,只不过是他的一个身份而已。

何向风的行动失败了,他很是不满,却并未斥责于何向风。

事有意外,他又不是不讲理的人,更何况是何先生亲自带人去做的,他最为倚仗的何先生。

当初那小子突然出现,是个意外,而这次突然出现的车夫,同样是个意外。

元夕没死,并不影响大局,没能抓到吕关雎,却是可惜了,至于那个神秘的车夫,确是个麻烦。

“二哥~”

一阵快步声传来,是郑叔远。

“这么急着叫人唤我过来,可是有小姐的消息了?”

闪身进门之后,见吴仲端坐在主将位置上,愣了一下,郑叔远拱手行礼道:“见过将军!”

吴仲站起身来,笑了笑,“老三,你这是在干什么?你我兄弟,哪里需要这般!”

起身走过书案,他迎上郑叔远说道:“的确是咱们派去云上城报信的人回来了,只不过……”

“不过什么?”

郑叔远忙追问道。

“人是回来了,却未见到小姐!”

“怎么回事?二哥,小姐不是同王上去云上城了吗?怎会见不到?”

吴仲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吧!”

郑叔远点了点头,“那你倒是快说啊!”

“老三,你有所不知,云上城已经被荆州人马给攻陷了!”

“什么?怎么会?王上不是率兵前去驰援云上城了么?云上城又有魏帅的人马在,如何会失守呢?”

郑叔远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具体战况如何,我也不得而知,咱们的人赶到子阳城的时候,两军正在城外交战。”吴仲摇了摇头。

“既然是两军正在交战,又何来失守一说?”

郑叔远追问道。

吴仲看了郑叔远一眼,叹了口气道:“因为咱们的人刚好见到王上的尸首被吊在城门楼上,若非失守,王上又怎么会身殁?”

郑叔远愣了一下,忙问道:“那元夕呢?他有没有见到元夕的踪迹?”

吴仲点点头,“元夕应该还活着,咱们的人亲眼见到元夕冲上了城墙,将王上的尸首抢了过来,只不过时值黑夜,他人下了城墙之后就失了踪迹,咱们的人又不敢贸然向前,见事态紧急,便赶快回来复命。”

“这元夕也真是的,怎么也不会护在小姐身旁,那王上既然都是死人了,还抢他的尸首做甚?”

郑叔远埋怨道,“这要是小姐若有什么闪失,我拿他是问!”

吴仲瞪了郑叔远一眼,“老三,瞎说些什么?别忘了你的身份!”

“二哥,我非是对王上不敬,可眼下王上都死了,我们……”

“你还说!”

吴仲呵斥了郑叔远一句,“我知道你挂念小姐的安危,我又何尝不担忧呢?可就算天塌下来了,你我也是巴州平南城的将领,怎可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长叹一口气,吴仲继续说道:“我相信元夕不会丢下小姐不管的,凭他的身手,出入一个刚被攻陷的云上城绝非难事,况且小姐的功力比你我还强,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的。”

“话虽如此,可云上城毕竟是凶险之地,万一元夕他没能找到小姐,那岂不是糟了?”

“那我们只能期盼没这种可能了,况且对于荆州人而已,小姐与云上城的其他百姓们无异,只要小姐自己小心,是可以自保的。”

郑叔远轻叹一口气,点了点头,“希望如此吧!”

“对了,老三,大哥的案子查得如何?可有什么发现?”

吴仲问道。

“虽然查到一些眉目,可查到最后,还是指向老四那里。”

“难怪老四会遭人灭口,看来敌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的多。”

“二哥,我有一事不明,你说~我们的敌人,他究竟是谁?”

郑叔远皱着眉头问道。

吴仲寻了张椅子坐下,示意郑叔远也坐,稍加思索,沉吟道:“据我分析,有两种可能。”

“哪两种?”

“这其一嘛,很有可能是那范建功残党所为。毕竟将军拥立二殿下为新王,又助其拿下了子阳城,他范建功自然是视将军为眼中钉,肉中刺,他若想东山再起,势必要先对将军下手……”

“二哥,不会有这种可能的!”

郑叔远打断了吴仲的话,“最近发生的事太多了,有件事忘记跟你说了!”

“什么事?”

吴仲看向郑叔远。

“那范建功已经死了,在我们抵达子阳城之前,就已经死了?”

“什么?还有这等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吴仲自然知道范建功早就死了,不然他也不会授意何向风安排宁冱扮做范立业,以此来入主子阳城。可他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郑叔远曾随吕一平前去子阳城讨伐过范建功。

“咳~二哥,你有所不知,也不知道青云宗那个叫做宁冱的,也就是那个死了的贾南风的弟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怎地,竟是杀了范建功,自己在子阳城当起王来了。等我们杀到子阳城的时候,他正身着王袍,头顶王冠,立于城门之上,我可是瞧得一清二楚的。只不过此人狡猾得很,见形势不妙,他便逃了。”

说完之后,郑叔远一拍椅子扶手,“莫非是他?”

吴仲心中闪过一丝杀机,可眼下却不是对郑叔远动手的时候,不然只有他吴仲还活着的话,难保那董士贤不会对他起疑心。

装作深思片刻,吴仲思忖道:“应该不会吧,他宁冱不过是青云宗的一个弟子,就算武功高于我等,但将军与大哥遇害一事,分明是蓄谋已久之策,以其只能,是不会有如此布局的。”

“这倒也是……”

郑叔远对吴仲的话表示赞同,“不过二哥,咱俩还是要提防一下此人,毕竟此人功力不弱,若他来平南城作乱,你我二人亦需谨慎对待。”

吴仲看了郑叔远一眼,点了点头,“是该如此!”

“二哥,那你说的另外一种可能又是什么?”

郑叔远没有注意到吴仲的眼神,而是低头思虑道,“难道和当初刺杀小姐的是一路人?”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老三,你所言与我所料差不多。”

吴仲站起身来,边踱步边说道,“当初刺杀小姐之人就来自于荆州,而这件事,自始至终就没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后来又冒出一个什么割鹿楼来,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依我看,这割鹿楼或许就是荆州人弄出来的,他们来我巴州,定然是为了今日来犯做准备。”

“是了,定然是这样的!”

吴仲站定身子,看向郑叔远,斩钉截铁道,“难怪他们会在这个时候打了过来,原来是早有准备。”

郑叔远一下子站起身来,面露惊色道:“二哥的意思是……可,这又怎么可能呢?”

“没什么不可能的!眼下荆州人都打过来了,总不能说那江陵王是一时头脑发热吧?”

“的确是这个道理,只是……”

“只是什么?”

见郑叔远似有所思,吴仲问了一句。

“我也说不清,只不过觉得这其中还是有很多不解之处,再者说了,都是大晋的天下,他江陵王没事儿打我巴州来做什么?”

“你说他来攻打我巴州来做什么?自古以来,各路诸侯攻城掠地,还能做什么?”

“二哥的意思是……他江陵王想要做皇帝?”

吴仲点了点头。

“可这,怎么可能?这皇帝就是那么好当的?先不说这大晋王朝了,就凭那其他几位诸侯王,也不会坐视他江陵王独大才是。”

郑叔远还是有些不信。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些事,我们觉得难以想象,可在他们那等人眼中,这不过是理所当然之事罢了。老三,你或许还不知道吧,如今这天下,已经不是司马氏的大晋王朝了。”

“啥?”

郑叔远一瞪双眼,“不是大晋是什么?难道他江陵王已经坐上龙椅了?这又是何时发生的事?”

“称帝的不是江陵王,而是扬州的那位并肩王,这消息是你随将军前去子阳城时传到咱们巴州的。如今的国号已改做宋,只不过咱们这位天子也只是坐拥豫、扬二州罢了。其他几位诸侯王承不承认他的帝位咱们不得而知,不过看江陵王这个架势,怕是要与之逐鹿一番了。”

“竟然还有这等事发生,不过这并肩王称帝一事虽是突然,却也在意料之中了,毕竟他早已入主落月城多年,称帝是早晚的事。”

“算了算了,这皇帝爱谁当谁当,与我也不想干,我现在只关心小姐的安危。”

吴仲笑了笑,“怎会与我等无关呢?你别忘了,你我二人可是有军职在身的。”

“想那多做甚,二哥,我听你的,你听城主的,城主听王上的,那王上才听皇帝的,我这辈子也没想过再当什么大官了,就算没了这军职,咱也饿不死不是?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找到小姐的下落。”

说完之后,郑叔远一愣,问了一句,“二哥,你说咱们巴州都没王上了,那城主大人他该听谁的?”

吴仲没有回答郑叔远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老三,若是荆州人的兵马来了,你是打还是降?”

“啊?”

郑叔远愣了一下,随口说道:“二哥,你是将军,你说打咱就打,你说降,咱也没意见。”

“你怎么都推到我这来了?”

吴仲无奈似的笑了笑,白了郑叔远一眼。

“你是二哥,又是将军,不听你的听谁的?不过,二哥,说真的,你是怎么想的?”

“我?”吴仲面露苦笑之色,“我不过是一个代将军而已,能有什么想法?你方才不是说了,我听城主大人的,那我就奉命行事好了。”

说到这,吴仲感叹了一句,“要是大哥还活着就好了。”

“二哥,照你方才那般说法,那将军和大哥很有可能是荆州人给害死的了,那我可不愿给他们当走狗,城主大人真要是认降,我便脱了这身甲衣不干了。”

“唉~”

吴仲长叹了一口气,“其实我也是如你这般打算的,只是咱们手底下这帮兄弟跟了将军这么多年,若不能将之妥善安顿好了,就这么离去,我心实在难安。”

“二哥,真是难为你了,你去拜访许主簿家的事我听说了,唉~以前面对他们这帮文官,咱们何时这般低三下四过?”

郑叔远挥了挥拳头,“平白无故的克扣咱们一半的粮饷,真他娘的气人!”

“是二哥无能!”

“二哥,你可别这么说,咱们兄弟理解你的苦衷,此事可怪不得你,要不然,咱们去找城主大人说说看?”

郑叔远提议道。

“我看还是算了吧,若无城主大人首肯,那许主簿是不敢如此克扣咱们的粮饷的。”

“不能吧,就凭城主大人与将军的交情,也不该如此对待我们才是。”

“当年那群文官们都嫌咱们费钱,是因为有将军在,我们的日子才过得这般舒坦,可如今将军已逝,哪里还有什么交情一说了?况且……”

吴仲压低了嗓音,“老三,你不想想看,城主大人他为何会这么做吗?”

“为何?这我却没想过。”

郑叔远不好意思地轻笑了一下。

“你没想过,我却不能不想,倒不是我惦记这将军的职位,而是为了咱们手底下这帮兄弟,我不能不多想一想。”

吴仲拍了拍郑叔远的肩膀,“老三,将军已经不在了,大哥也已身亡,只剩下你我兄弟二人了,二哥我……”

双眼一红,吴仲竟说不出话来。

郑叔远怎会想到吴仲突然落了泪,见之这般,也不由得虎目一热,“二哥!什么都别说,有我老三在,就不能让二哥你受了委屈。”

吴仲深吸一口,背过身去,抬手轻轻擦拭了几下眼角,然后摆摆手说道:“二哥哪里有什么委屈了?只不过是觉得对不住大家罢了。”

“二哥,你可别这么说,你可没有对不起谁。”

郑叔远想了想说道:“要不我带上一些人去许主簿那里闹上一闹,咱们有家伙事儿在手,怕他做甚?”

“闹?怎么闹?他若不给,你还能杀了他不成?”

吴仲回过身来,瞪了郑叔远一眼,“胡闹!”

“二哥,看你说的,哪能杀人呢,我就是想吓唬他一下。”

郑叔远讪讪地笑了一下。

“人家巴不得咱们去闹呢?这样他们就更有理由了,老三,以前有将军在,咱们镇南军是平南城的护盾,是王上手中的一把利剑,可如今呢,这执剑之人该是谁?你再想想看,城主大人为何不亲自执掌镇南军?当真是因为他不懂得将兵么?他是怕这把剑,伤了自己。”

“二哥的意思是,城主大人不相信我们?”

吴仲点了点头,“有这个可能。”

“那我们就去给城主大人投诚,这样一来,城主大人总该会信我们了吧?正好,咱们巴州也没什么王上了,城主大人最大,二哥,或许你这个将军,还能坐实喽~”

“将军不将军的,有什么用?反正你也说了,若是城主大人选择向荆州人低头,咱们兄弟俩就脱袍而去。”

“那城主大人若是想打呢?”

“那打就是了!”

吴仲目露杀意,“正好可以给将军和大哥报仇!”

“如此甚好,二哥,依我看,你我眼下就该将咱们镇南军的士气给振奋起来,然后咱们再追随于城主大人身前,只有我们强了,城主大人或许才有信心与荆州人一战。”

说到这,郑叔远感叹了一句,“要是元夕兄弟在就好了啊~”

“元夕?”

见吴仲语气之中好似带着些许疑问,郑叔远问道:“二哥,元夕怎么了?”

“别急,你先容我想想~”

吴仲坐了下去,手指轻敲,片刻之后,他看向郑叔远说道:“老三,你难道不觉得,这一切都是从元夕的出现才开始的么?”

“二哥,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怀疑元夕他……”

想了想,郑叔远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的吧,二哥,那元夕的师父霍先生可是国师大人的公子,你怀疑他,不就是怀疑霍先生了么?”

“为什么不能怀疑他呢?”

“他?霍先生?”

“不错!”吴仲点了点头,“老三,你想想看,当年那并肩王是如何进的落月城的?他又是如何当上相国的?有道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果没有国师大人的安排,皇上岂会甘心当一个傀儡?”

“那照你这么一说,霍先生站在并肩王那边才是,可现在巴州之危在荆州,而非扬州,这又作何解释?”

吴仲想了想,缓缓开口道:“老三,鹬蚌相争的道理你懂吧?”

“然后扬州那边坐收渔翁之利?”

郑叔远一下站起身来,“要是这样的话,小姐她岂不是很危险?”

吴仲摇了摇头,“小姐未必有事,毕竟按照我们的推测,如今小姐已无碍于大局,只不过眼下小姐已对那元夕如此钟情,若此事真如你我二人所料,只怕小姐她……唉~”

“这,这可如何是好?”

郑叔远想了想,对吴仲说道:“二哥,要不我去云上城走一趟吧,听你这么一说,我更放心不下小姐了。”

吴仲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也罢,还是小姐要紧,军中这里虽然事多,我还是能撑得住的。”

“二哥,要不明日你便去见城主大人吧,撑不住就别强挺着。”

“你放心吧,事不宜迟,你选几个机灵点儿的,这就去吧!”

“好!”

待郑叔远的背影消失之后,吴仲嘴角微扬。

原本想暂且留他一命的,只可惜他知道的事太多了。

(sdingdiannn/ddk265698/21435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