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482章 绮念

满唐华彩 第482章 绮念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3:03: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82章 绮念

解县衙署。

独孤问俗在花厅中等了一会儿,李史鱼到了。

“你怎未拿下索斗鸡之女?”

“有刁氏兄弟带人在,不好动手。”独孤问俗语气平淡,显得对做这些事兴趣缺缺的样子。

李史鱼很快便察觉到了他的状态不对,上前小声问道:“怎么?临到头来,你还有犹豫?陛下已登基了,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我并非是对忠于陛下有犹豫。”独孤问俗道,“可叛乱以来,薛白的功劳你我亲眼所见。如何能在叛乱未定之际,迫不及待即反戈相向?”

“因为若是慢了,就晚了。守住了长安,庆王难道会对陛下拱手称臣吗?!”

说话间,有下属快步赶来,禀报了一个消息,即杨齐宣带着李腾空等人逃了。

独孤问俗得知,不由苦笑了起来,道:“看来,他们是看出我与你是一伙的了。”

“不可让他们赶到李晟的营地!”

李史鱼当即去找崔众,让他派人去追。

元结虽是解县县令,可解县就在王承业治下,崔众持着王承业的令符入了城,能够调动一部分的官兵。

然而,半日之后,新的消息传来,杨齐宣等人逃跑的方向并非是往李晟在黄河边的营地,而是往盐池。

“他们往盐池做什么?”

“薛党经营榷盐数载,想必在盐池有不少的势力。若让他们纠集人手,倒也麻烦。”

崔众一听就急了。

他这次来目的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为陛下掌握盐池以筹措接下来的军费。捉拿李林甫之女只是小事,可若造成盐池的动荡,使得他接手变得困难,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于是,他连忙加派人手,往盐池去晓谕抚慰,必要时加上武力威胁。

城内动静不小,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便有一个盐吏前来求见。

“是元结手下的?”

“他自称是户曹的老吏了,有整整两箱的账册想要呈于崔御史,这是其中一册。”

崔众接过看了,神情当即就认真起来,甚至还要来了一个算盘,拨算了一会,喃喃道:“盐产量不对啊,除非是盐场还出了私盐……果然是早有图谋!”

他愤而将那册子甩给李史鱼,喝道:“把那老吏招来,本官亲自问。”

“喏。”

不一会儿,一个老吏颤颤巍巍地来了,身后还跟着四個汉子,各扛着两箱账本。

崔众见了抬手一指,便道:“这些都是庆王早早就侵占盐税、蓄谋僭越的证据啊。”

老吏闻言,吓得匍匐在地,而他身后扛箱子的大汉却忽然抽出了扁担,向堂上的差役膝盖上横扫过去,“嘭”地砸断了他的腿,那差役摔倒在地的同时,身上的佩刀也被拔了出来。

“动手!”

李史鱼还在认真看崔众甩来的账册,抬头看去,突然发现那抬箱的汉子当中有两人赫然是刁丙、刁庚兄弟。他虽吃惊,但久在范阳,见过许多悍匪,倒也镇定。

崔众却是个京官,顿时惊得六神无主,转身就想逃。

“哪里走?!”

刁庚手中单刀一掷,刺进崔众的大腿,同时人已迅速扑上,抄起刀便要架在崔众脖子上,喝道:“都住手!”

与此同时,刁丙不失时机大喝道:“圣人查办忠王谋逆大案,谁敢牵扯?!”

这是李腾空教的话语,此言一出,登时惊得衙署中许许多多想要上前的士卒停下脚步。

“胡说!”崔众道:“圣人已经驾崩了……”

他话没说完,刁庚毫不客气,反手就给了他一巴掌。

而另一件非常不利于崔众的事在于,虽然李亨的那一套说辞对高官们很有效,但普通人并不了解这其中的详情、也看不出薛白迎回圣驾守长安的种种蹊跷,导致他难以在一两句话之间把李亨的正统性解释清楚。

崔众当然也带了兵力来,但一部分已被调到城外。而刁氏兄弟带来的人手亦不少,且大部分都是当时留在河北养伤的伤兵,此时赶来,很快便镇住了对方。

剩下的便是城内原本的官兵,安稳住他们即可。

衙署外,隔着颇远的距离,杨齐宣探头探脑地看了一会之后,诧异地发现那些官兵们持着刀,但并不敢杀进去救崔众。

“进去吧。”

“我?”杨齐宣缩着脖子。

李腾空没有看他,径直迈步往衙署中走,对守在门外的官兵们视若无睹,待有人看向她,她也不在意脸上的溃烂痕迹,微仰着头,含威道:“我是大唐宗室,相门女,长平王之玄孙,玉真公主之弟子。”

进了大堂,她在主座上缓缓坐下,看着李史鱼,却没开口。

李史鱼就是被李林甫排挤而损失了大好前途,自是十分厌恶她,眼中闪过轻蔑之色,道:“看来,与天宝五载如出一辙。”

“此言何意?”

“天宝五载,奸相迫害太子,薛白助纣为虐,如今依旧是奸相之女与之同谋,所有人的立场都未变啊。”

李腾空道:“我看你们是叛军的人,眼看叛军大势将去,便挑拨大唐内斗。”

“绝非如此!”李史鱼正色道。

但李腾空这些话显然是说给外面的官吏听的,随着这一句话,不少人手中刀又放得低了些。

杨齐宣此时才缓过气来,开始摆架子威慑城中官兵,简单来说,就是吓唬人,是他为数不多的能做好的事情之一。

“都别给我轻举妄动!等平了叛乱,朝廷自有处置,否则李节帅杀敌归来,将你等军法处置……”

几个老狐狸没有想到,精心谋划的一场夺权,竟是被一介女流轻易破解了。

很快,元结留下来的县官、幕僚们都被从牢中放出来,主持局势。局面恢复之后,李腾空遂不再插手衙署事务,让刁氏兄弟把独孤问俗、李史鱼、崔众三人分开押入牢中审问。

~~

“王承业除了控制解县,还有何计划?”

三人之中,唯有独孤问俗态度是最好的,面露惭愧,却也不回答李腾空的问题,叹息着,反问道:“你们对薛白迎回圣驾之事如何看?”

“你总称他‘薛白’,他是北平王李倩。”

“当时他来策反我,便说‘伱们想立从龙之功,与其追随安禄山,远不如追随我’。”独孤问俗道,“他以为,是这句话说动了我,可他却不知道,我们本就是大唐的忠臣,是东宫旧属。”

“他知道。”李腾空道,“早年间他就在相府看过你们的卷宗。他说你们‘想立从龙之功’,也是指你们追随李亨,不如追随他。”

独孤问俗道:“我并非没有考虑过此事,可他失了时机。”

李腾空不喜欢这些权谋,却还是为薛白问道:“此言怎讲?”

“忠王为储君几载?庆王为储君几载?北平王封爵至今,又几载?”独孤问俗道:“何况圣驾既是假的,圣人既未真的封赏过他,他又岂是北平王?在知情者眼中,他依旧是薛白,不是李倩啊。”

“你怎知圣驾是假的?”

“我了解忠王,他不敢,也不会在此事上说谎。”独孤问俗缓缓道:“天无二日,眼下的大唐,只需要一个圣人。”

李腾空起身,要走出去,却又停下脚步,道:“在你眼里,李亨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大唐最适合的储君,孝顺、隐忍、贤明、心忧社稷、虚怀纳谏。”独孤问俗回想着入仕之初在长安的岁月,依旧怀念彼时李亨的风采。

“或许是个好储君,却不堪为君。”

李腾空忽然开口,以有些冷峻的声音,打断了独孤问俗的话。

“他的隐忍从来不是因为孝顺,而是因为他的懦弱与自私,他终日躲在阴暗中与阉人、妇人谋划,汲汲营营,只为保住他那可怜的储位,目光短浅,看不到除此之外的任何事物。”

这些话,李腾空很熟悉,因为她阿爷时常在家中这般评价李亨。当时,她对此非常厌恶,认为阿爷完全出于私怨,可如今她却发现,她阿爷看人竟是准的。

“他若真的心忧社稷,该做的不是迫不及待地称帝,而是率军解了长安之围,堂堂正正地登基;他虚怀纳谏?纳的都是身边宦官们劝他维护私利、搅乱天下大局的谏……”

她脑海中再次想起了李林甫掷地有声的话语——

“这样的人,能让他登上帝位吗?!”

时隔多年,父与女,竟是终于在曾经互不理解的事情上达成了共识。

独孤问俗愣了愣,喃喃道:“你……果然是李林甫的女儿啊。”

在他看来,这是一句骂人的话。

~~

另一间牢房里,崔众很快便招了。

“我若说了,你们能答应饶我的性命吗?”

“可以。”

“接下来不在于王承业如何做。”崔众低声道:“李光弼将进入长安,扣押庆王、薛白,以及假冒的圣人,迎新君归长安。”

“你说……李光弼?”

“是啊。”崔众虽被绑在刑架上,眼神中却有笑意,道:“没想到吧?李光弼早已做了选择。否则,王承业怎么会答应让他领兵支援长安。”

李腾空道:“我不信,李光弼是薛白举荐到河东的。”

“那算什么?他早年间在陇右从军就受过忠王的恩惠,莫忘了,他是由王忠嗣提携上来的,而当时,王忠嗣还是忠王义兄。”崔众道:“这次,李光弼一心要救长安,顾全的是社稷大局,他与王承业保证,一定除掉逆贼,尽快还天下太平。这逆贼,也包括庆王一系。”

“你所言,有证据吗?”

“李光弼之所以做此抉择,乃是收到了忠王身边的谋士李泌的书信,晓以天下大义,他遂往灵武写了奉表,王承业方允他粮草辎重,让他出兵。”

崔众说完,终于忍不住露出了笑容,问道:“怎么?你们没想到吗?真以为李光弼是站在你们那一边?”

刁丙遂上前,又给了崔众一个耳刮子。

“让你说什么就说什么,别说没用的!”

崔众吃痛,低下头,也许在心里咒骂着他们这些人早晚也要完蛋,嘴里却不敢再乱说。

“李光弼追回了颜季明不假,但并非是反对忠王,而是认为可等击败了关中的叛军再谈,他调走李晟,也并非是兵力不足,而是为了不让李晟再占着土门关,换言之,河东各地皆已承奉忠王为新君……除了解州。”

~~

最后一间牢房里,当听到“李光弼”的名字,李史鱼长叹一声,道:“看来,崔众都招了?”

“不错,你招或不招,结果都一样了。”

李史鱼久久不语,末了,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结果都一样了。李光弼入长安城之日,便是逆臣伏诛之日,也是天下太平之日!”

~~

长安。

才解了围,长安城便恢复了生机,连原本沉闷的太极宫也多了些欢声笑语。

梨园又有了曲乐,只是风格却一改此前的雅致优美,成了雄浑的破阵乐。台上则是一群穿着红色武士袍的女子正在舞剑。

她们都是公孙大娘的弟子,为首的李十二娘如今已长成大姑娘了,扮相十分英气,束发戴冠,不见半点女子的娇气。此前守城,她是真的上了战场,且杀了不少敌兵的。

公孙大娘却已老了,正坐在台下,与杨玉环说着话。

“庆功宴定是要办的,只是北平王似乎不太想再加场演出。”

“为何?费心排了这场剑舞,此前不便演便罢了,庆功宴上还有何不妥的?”

“想必是顾不上吧,如今城中粮食不足,听闻北平王正发愁。”公孙大娘道:“还听闻啊,叛军也未真的退去了,往西边合力,准备与王师决战了。”

说到这里,站在杨玉环身后的谢阿蛮插话道:“这场庆功宴,也是迎李光弼入城的接风宴。北平王一心只有李将军,想必是懒得理会这里。”

“你问他了?”

“弟子……没有。”

杨玉环遂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嘟囔了一句。

“还说要还我一个歌舞盛世。”

她今日穿了舞裙,原想着排了剑舞自己也跳上一曲,听得她们这般说,颇觉无趣。

恰此时,却有小黄门过来,低声禀道:“贵妃,圣人在万春殿设宴。”

闻言,杨玉环神情一动,猜想,圣人如今可不会设宴,来的必是薛白。

“不急,且回去换身衣裳。”她有心熬一熬他,又招过张云容,吩咐道:“你去,让典膳房给御宴多添几壶酒。”

待杨玉环摆驾到了前殿,果然见是薛白。

殿内摆着一张御案,一张小案几,御案上摆着酒壶、酒杯,里面却已是空的,薛白独坐在小案后,正拿着一张胡饼在细嚼慢咽。

显然,他方才已经与圣人、高力士谈过了。

“没有我的位置?”

“长安刚解围,物资还不充裕,请贵妃再忍耐一二。”

“你们先下去吧。”

“喏。”

“你好大的胆子,邀我私下相见。”

薛白道:“暂时而言,长安城我还能说的算,过阵子就未必了。”

“是是是,北平王风光无两,权倾朝野。”

杨玉环负手走了几步,到了他案前,捧起那酒壶,轻轻摇了摇,见里面酒是满的,便道:“看来,薛一杯今日还一杯未饮?”

“明日,李光弼就到长安了。”

“然后呢?”

杨玉环饮了一口酒,白皙娇嫩的脸上泛起微微的红晕,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问道:“然后呢?”

“若能不让他看出端倪,一切都好说。”薛白道:“可若出了差池,恐怕会很麻烦。”

“需要我帮你?”

“也是帮你自己。”

杨玉环端着酒壶,倒了一杯酒在杯子里,道:“你守住了长安,我也好生仰慕,敬你一杯。”

“这是宫中珍藏,你够喝吗?”

“围城这般久,好不容易解围了,喝一杯,喝了我给你出个主意,一定比高力士说的有用……怎么?怕有毒?”

经历过苦守长安的压力之后,她这番话莫名很有说服力,薛白还是端起酒喝了,头一次感到酒入喉之后毛孔张开的感觉十分舒坦。

他是个不擅于奖励自己的人,今日奖励了自己一次。

杨玉环的目光始终留意着,见他真喝了,下意识地有个微微低下眼眸的动作。殿内不太通风,空气遂微微有些粘稠了起来。

他们似乎都忽略了,酒壶里的酒是她喝过的,自然是没有毒。

“你想要不出纰漏,明日你首先便得这般对李光弼。”

“哪般?”

杨玉环忽然俯下身看向薛白,把她那倾国倾城的脸对准他,然后,笑了笑。

“这般,你得笑,得意气风发。若心事重重的,他当然知道你藏着猫腻。”

薛白余光往下一瞥,酒意上来,脸颊发热,很快就酡红起来,侧过头道:“我从不把心事挂在脸上,他看不出来。”

“我就看得出来你有心事。”杨玉环道:“先笑,之后还得有舞。”

“舞?”

“你几时见过没有舞乐的御宴,明日,李光弼到了,你将他按在这里观赏歌舞灌酒,慢慢等候圣驾。”

“大可不必,我只需你伴驾赴宴时说几句话。”

杨玉环却已又给他斟了一杯,道:“你再喝一杯。”

“我醉了。”

“醉了才好,你上次醉后写的诗还未写完,今日续上。”

“哪首诗?”

杨玉环提着酒壶在殿中走了两步,嘴里吟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吟罢,她回过头看向他,道:“这长安,太久没有诗了。”

薛白揉了揉额头,道:“想不起上次念到哪了。”

杨玉环道:“那就重念一次吧?”

薛白并不想再吟诗,他如今不同了,不再是陪着皇帝贵妃游冶的狎臣,是守住了长安的北平王,还操心着许许多多的事。

“好了,知道你贪玩,闹也闹够了,说正事吧。”薛白道:“明日未必能瞒住,但到时,还得由你圆回来……”

~~

薛白终是没喝第二杯,他说过正事,出了宫城。

只是脑海中却莫名浮现出方才的画面,杨玉环微微仰起头提壶饮酒,红色的胭脂留在壶口处,之后却又倒酒让自己饮……她是何意呢?

他摇了摇头,加快了马速,风吹过,使他清醒了许多。

之后,转到大明宫见了李琮。

如今薛白与李琮之前的关系必然是相互提防的。幸运的是,长安之围虽然暂时解了,他们共同要面对的问题却很大,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还得相互利用。

“明日,李光弼便要进城,殿下若能取得他的支持,局面将大为不同……”

薛白依旧是一副为李琮谋划的模样,侃侃而谈着。

李琮一边听,一边观察着薛白。

两人之间的距离隔得不近,但他还是看出些异样。

“三郎,你饮酒了?”

薛白至今依旧不习惯被李琮以这种语气唤作“三郎”,点点头,道:“饮了一杯。”

“哦?不知是谁能令你饮酒?”李琮道:“此事,连我都做不到啊。”

“自是圣人。”

李琮用手指抚摸着脸上的伤疤,道:“原来如此。”

“是,殿下放心,整个长安城都站在殿下这边,李光弼不敢轻易乱来的。”

“希望如你所言啊。”

等到离开大明宫时,薛白回想着李琮方才的态度,意识到自己去见杨玉环之事被李琮察觉了。此事虽没什么,李琮暂时必不会揭穿,但薛白却认为自己太不小心了。

为何?平素一向谨慎,今日为何偏在此事上放纵了?

他重新审视自己,脑海中便浮现起杨玉环俯身凑到自己面前微微一笑的场面……

薛白抬起了头。

看了眼天色,时近黄昏,他便驱马往杨玉瑶住处行去。

路上,他思来想去,认为杨玉环似乎有心“试探”自己,该是想试探自己是不是真皇孙吧。

~~

“瑶娘可有想过?我既找回了身份,论起来与你差了两辈。”

“前阵子长安城这情形,还真没顾得上想这事。”

杨玉瑶故意把手指支在下巴处,想了想,眼中浮起忧虑之色。

之后,附在薛白耳边,道:“我方才一想……更有趣了呢。”

如此大唐风气,薛白听了也是苦笑。

可惜,杨玉瑶虽也大感有趣,却是推了推他,小声道:“今日却不方便,我唤明珠过来。”

“不了,明日还有大事,养好精神应对吧。”

“火很旺呢。”

“因为危险还没过去,睡吧。”

薛白说着,在榻上躺下,闭上眼,想着明日见李光弼的事。

之后不由想到,上次给杨玉环吟的《长恨歌》念到哪一句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似乎是这里吧,白乐天这份笔力。

迷迷糊糊中,薛白竟是又回忆起在万春殿中,杨玉环在地毯上转了个圈、裙摆微扬的情形。她穿了件端庄华贵的襦裙,脚下却是一双舞鞋,红绸衬得足背如玉般洁白……也许是因为急着想要见面,匆忙间忘了换?

之后,他意识到那女人很危险,且她喜欢在危险边缘试探,遂将这些绮念挥散出去。

“我要的是权柄。”他在睡梦中提醒自己道,“上进些,能做到。”

这一夜睡得昏昏沉沉,天还未亮,薛白便醒了。

他到城头独自等待了半个时辰,哨马来报,李光弼已经拔营起行了,今日就能进长安城……

(sdingdiannn/ddk54408392/1380018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