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481章 回归

满唐华彩 第481章 回归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3:03: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81章 回归

太原城东南,二龙山钟灵毓秀,山中有三清观,在当今乃是大唐皇家道观。

三月中旬,一队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道观前,为首的杨齐宣上前,向正在扫地的道士问道:“敢问,空阳真人可在?”

“月前,空阳子已羽化登仙了。”

杨齐宣一愣,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回看向身后的刁庚,无声地问道:“怎么办?”

刁庚仰着下巴,示意他继续打听。

“是这样。”杨齐宣只好转向那道士,道:“家主人原在常山郡任官,战乱发生之后,他奉命回京勤王。家眷在三清观避难,当是时观主还是空阳真人……”

当时薛白到太原请了援兵,便返回常山,后赶赴平原,这一路凶险,便未再带着李腾空、李季兰等人,而是让她们留在了土门关。

土门关有李晟镇守,相对安全,包括薛白策反的独孤问俗、李史鱼,还有刁丙、刁庚这些留下养伤的基本都在,他们在太原与常山之间活动,助力河北局势。奈何李隆基以贺兰进明为河北招讨使,打击薛白的势力,他们只好在李晟的庇护下低调行事。

再等到天子出奔,太原一带对薛白势力的打击没那么激烈了,再加上唐军退出河北,土门关直面叛军势力,李腾空、李季兰遂来到三清观暂居。

“女冠?郎君若是寻人,应到山上的栖霞观去。”

“多谢。”

杨齐宣应了,一行人继续往后山而行,小半个时辰后,方才又望到一座道观,周遭种满了山桃花,看起来十分清幽。

大门只是虚掩着,他们推门而入,不由愣了愣。此处看起来虽环境优美,院内却坐着许多衣衫褴褛之人,多是些面黄肌瘦的妇孺,有气无力的样子,都不爱说话,只是偶尔轻轻咳着。

“这?”

杨齐宣当即拿袖子捂住了口鼻,有些含糊地向那些病人问道:“你们知道腾空子、季兰子在何处吗?”

没人回答他,他们正要往里走,身后忽然响起一声喝问。

“你们是什么人?!”

转头一看,刁庚不由惊喜道:“阿兄。”

只见三人扛着头野猪从山中下来,为首的正是刁丙,他随薛白从常山突围时受了伤,脚有些跛。见来的是他们,刁丙亦十分惊喜,迫不及待道:“可有新的消息了?”

“腾空子可在?进去说吧。”

穿过前殿,只见院中有几个女子正在用木舂捣药,穿着灰扑扑的道袍。杨齐宣目光扫过,很快就略过她们,还要继续往里走,但却听得刁丙道:“腾空子,来人了。”

“姐夫?”

杨齐宣停下脚步,目光看去,只见说话的女道士一张脸又暗又黄,长着疮疥,顿觉碍目,惊道:“啊?你是……十七娘?”

“是,姐夫不认得我了。”

她说话时神态平和,那恬淡的气质确是李腾空了。

杨齐宣遂转头看向她旁边一女子,头发蓬松,沾满了灰土,那灰暗的脸上布满了疮,似乎还有些脓水未干,比李腾空还要丑陋些。

“季……季兰子?”

“杨郎君多礼了。”

“你们,怎么成了这样?”杨齐宣问着,再看向皎奴、眠儿,却见她们也没有好多少,恍然明白过来,道:“你们是装扮的吗?”

“不是。”李季兰摇了摇头。

李腾空道:“我收治病患,遇到了疠症,也就是癞大风,不慎染上了。连累了她们。”

杨齐宣问道:“如何,如何染上的?”

“疠者,有荣气热附,其气不清。离得近了,吸了疠气,也就染上了。”李腾空道:“先是肤疡渐肿而破溃,久则可蔓延全身,眉毛脱落,鼻柱倒陷,目损唇裂。”

杨齐宣听得心惊,连忙退了两步。

“姐夫勿惊,我已用药抑住了,今已无碍。”

“无碍?”杨齐宣问道:“这,都是真的?莫不是……骗我的?”

“不信便罢。”李腾空问道:“可是有消息了?”

此前她说着自己的病症,神态是悲伤而平静的,唯此时问着消息,眼神中才闪着些期冀。

“是,是有消息。”

杨齐宣强自镇定下来,不去看她们,道:“李晟要率兵往长安勤王了,你们是否要随军一起回去?”

“回长安?”李季兰抢先问道:“我听闻,薛郎正在守长安,可是真的?”

她声音依旧清脆动人,害得杨齐宣不由自主地抬眼,又看到了那张溃斑的脸,顿感不适。

他遂连忙低下头,道:“是,郎君正是在长安。”

“那我们……”

李腾空止了止李季兰,问道:“李将军进京,岂不是要放弃土门关了?”

她记得,当时薛白临行之前曾叮嘱过李晟,土门关乃是河东、河北连通的要塞,务必要坚守住。

“局势不同了啊。”杨齐宣道:“一是王承业咄咄相逼,断了土门关粮草;二是据说史思明马上要降了;三是长安危急,迫需救援。”

“长安有何危急?不是说薛郎已迎回了圣驾吗?”

“唉,此事复杂,我一时难以与你们说清楚。”杨齐宣显得有些不耐烦,对待她们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殷勤,道:“今日来,便是问问你们,要不要随军回长安。若走,难免有危险;若不走,往后在河东……”

“我们走。”

“嗯,回长安。”

“事不宜迟,明日便起行吧。”

~~

是夜,杨齐宣一行人便与刁丙挤在道观前院的一间偏殿里暂宿。

这几日赶路太累,很快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刁丙原已睡下,到了夜里,却是起身,拍了拍刁庚的肩,示意他与自己出去,兄弟二人遂轻手轻脚地走到院里。

“怎么回事?全都回长安,这不是郎君的安排吧?”

“算,又不算。”刁庚道:“郎君被困在长安,消息不通。派了颜季明到太原请援兵,李光弼决定南下,调了李晟。”

刁丙点点头,又问道:“那是谁决定让两位道姑也回长安的?”

“我想想啊,反正不是我们这些大老粗说的。”刁庚挠了挠头,道:“当时在土门关,李晟肯定是没提的,似乎也不是杨齐宣先开口的,是那个从叛军投奔郎君的官员说的。”

“独孤问俗?”刁丙问道。

这名字好记,因此他一直记得薛白策反了叛军中的独孤问俗。

“不是。”刁庚道,“另一个。”

“叫什么鱼的?”

“对,就是他,他说‘我等既还长安,郎君的家眷是否一并带上’,怎么了?”

刁丙道:“我觉得奇怪,长安还没有彻底安全,带着小娘子们行军亦不方便,怎会这时节来带她们回长安?”

“担心没了照应万一出什么事吧,都是郎君的人,能有什么问题。”

“嗯,留意着点杨齐宣。”刁丙道,“我看他不是太正派。”

“知道。”

兄弟二人回到住处,见杨齐宣犹睡得死沉,似乎还在做噩梦,嘴里喃喃着:“疠症走开,走开。”

~~

次日,众人已收拾停当,天不亮就下了山,策马向南赶路,过了两日便找到了正在行军的李晟部兵马。

他们跟在兵马最后,随军继续向南,到了解县。李晟行军继续向南,往李光弼的大营听凭调遣,他们则是进了城池。

“到了这里,伱们就能放心了。”杨齐宣道。

“为何?”

“这里算是郎君的地盘。”

“薛郎的地盘?”李季兰不由好奇,驱马上来,问道:“薛郎从未到解县任官。”

杨齐宣原本还带着一丝侥幸,以为她们的脸是装扮的,但这一路而来,她们始终还是这個样子。

眼看李季兰近了,他甚至还害怕地扯着缰绳往旁边避了避,以免被传染到。

“解池,盐湖。这是朝廷最初试行榷盐法的地方,官员都是杨銛举荐的……”

说到一半,杨齐宣见到前方有人来迎了,偷懒不想再说,道:“他们来了。”

来的是当年春闱五子之中的元结,倒不是为了迎他们,而是为了见随在军中的颜季明、独孤问俗、李史鱼等人。大家确实都算得上是薛白的人了,至少都是亲近薛白之人。

见了李腾空、李季兰的脸,他们也甚是吃惊,而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依旧是之前的说法。

杨齐宣听得彻底死心了,为这两个大美人可惜,然后默默离得更远,冷眼旁观着,倒觉李季兰很没自知之明,如今丑成这样了,开口还是在关心薛白的消息。

元结虽是县令,却没有把他们引到县衙,而是到了驿馆,而驿馆周边都是钱庄、盐铺,还有一家丰味楼,想必少不了薛白的势力。

“长安还在。”

诸官员之中,颜季明虽最年轻,对局势却最为了解,引着众人到地图前,指点着说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薛郎能设法让长安城坚守这么久,不仅是叛军,想必也出乎了忠王的意料,李光弼原本已打算往朔方去见忠王,但被打动了。”

独孤问俗抚须赞道:“所幸颜郎君能说服他啊。”

“不是我说服的。”颜季明指向地图上的华阴,道:“是我们的将士,用切切实实的战绩打动了李节帅。”

说到这里,他语气激动起来。

“仅仅两千人不到,渡峣关,诈攻蓝田,惊动叛军主力,其后,一日之内奔袭两百余里山道,抢攻华阴,截断了叛军的辎重线,斩杀了安禄山之子安庆则!”

众人皆感诧异,哪怕是明知道大概计划的,也没料到这一小支兵马能有如此战果。

颜季明问道:“你们猜,他们之后如何做的?”

“坚守华阴?”

“不。”颜季明道:“他们驱着叛军败兵,继续东进,攻打叛军重兵驻守的潼关,占据南北连城之间的坑兽槛谷,封锁禁沟,并将消息递给了元结。”

元结点点头,指着地图上华阴到潼关之间,道:“崔乾佑遣出三千骑兵杀至,欲与潼关叛军夹击。他们设伏于禁沟口,是役,惊雷动天,叛军大败,折损了近千人。如此,叛军空有十余万精锐骑兵,却被两千人切断于潼关两侧。猛攻数日,不得寸进。”

“竟有如此战力。”

“不知是哪位将军领军,此战之后,必要威震关中了。”

颜季明道:“李节帅也是这般问的,他最初不知打下如此战果的竟只是一支不到两千人的小股兵马,还以为是南方的大股官兵支援。行军至此,得知详情,诧异万分,遂问我那将军姓名,我说,没有姓名。”

“没有姓名?”

“主将叫老凉,从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副将叫樊牢,原是河南府一小吏。”

刁氏兄弟对视一眼,把背脊挺直,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感。

把当世名将高仙芝、哥舒翰都击败了的叛军,却被这样两个小人物横冲直撞,如何不让他们感到骄傲。

“当然,这一战伤亡也是极惨重。”元结道,“我几番遣兵渡黄河接应,奈何叛军兵力甚众。李节帅至时,禁沟口已仅剩五百余人。李节帅感其惨烈,不再犹豫,当即渡河,拿下潼关。”

说到这里,独孤问俗开口道:“不妥。”

“请独孤公赐教。”

“兵法讲究‘围师必阙’,否则敌兵失了生路,战意必坚。关中险固,叛军唯潼关一条去路,一旦被李节帅攻克,反坚其决战之心。”独孤问俗道,“我若是崔乾佑,见唐军作攻潼关之势,必回援,但若潼关已不可守,反而会猛攻长安……”

之前他们说的,李季兰听得不太懂,只知道局势在向好,此时才紧张起来,小心地插话,问道:“那长安?”

独孤问俗便向道:“长安可有消息?”

“稍待。”

元结匆匆往外赶去,许久才回来,脸色有些发白,道:“长安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消息已递不进去,传不出来。”

“还是急了啊。”独孤问俗道:“若依我谋划,当先救长安,再分别出华阴,到时叛军来回奔走,必然心生退意。”

“想来该无妨,李节帅已攻潼关,想必三五日内便会支援长安。”

独孤问俗点点头,眼神却很忧虑。在他看来,长安久无粮食,能否守三五日尚且不知,即便守住了。叛军没了退路,必定要与李光弼决战,这也绝非好事。

他的忧虑很快便感染了旁人,众人原本是带着回归长安的憧憬来的,至此却只剩下担忧。

~~

“腾空子,你担心薛郎吗?”

安顿下来之后,李季兰忍不住向李腾空这般问道。

李腾空却是摇了摇头,平静道:“人各有命,我担心又有何用?”

“这么久未见,你不想他吗?”

“不想。”李腾空道:“天下大乱,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他有他的事做,我亦有我的事。”

李季兰道:“我之前总是怪薛郎把你抛在河东这么久,如今才知,他在长安这般凶险,倒是错怪他了。”

“我想去哪,自是去得,岂是他抛不抛的。”

李腾空依旧是那油盐不进的清高态度,只是到了解县以后,连着两夜,她都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过了两日,颜季明、元结等人决定带着解县留守的兵马渡过黄河,支援长安城。李腾空原本也想去的,却知自己不宜再添乱。

在常山之时,她执意回到薛白身边,结果遇到了叛乱,终究是让她感到有些惭愧,这次遂安心等在解县。

是夜,她与李季兰还在驿馆中捣药,隐隐听到了远处传来了呼喊声。

“捷报!捷报……”

“腾空子,听到了吗?”

“走,去看看。”

她们赶到驿馆的大堂,只见独孤问俗、杨齐宣等人已经到了。

“长安……长安守住了!”

“真的?”

“是!”

之后他们说的各种消息,李腾空也顾不得听,只想知道更多关于薛白,以及她的亲人的消息。心里想道:“季兰子,你怎么还不问啊。”

终于,没等李季兰开口,更新的情报就到了。

“是北平王!郎君是北平王了,他率兵守住了长安!”

“北平王风头无俩,已是戡乱定兴的最大功臣!”

“……”

听着薛白在长安的功绩,莫说李腾空、李季兰心中崇拜,就连杨齐宣都感到敬仰,除了敬仰之外,他还有一种终于下注对了的惊喜。

“北平王。”杨齐宣喃喃着这三个字,已无法估量薛白的前途。

他发现,自己眼下最想要的就是追随薛白。甚至觉得以前总喜欢的美丽小娘子真是太浅薄了,红颜易逝,大丈夫当开创一番大事业,才是最有满足感的。

往后,整个家族都将以他为荣,他的名字将写在这一代的家谱上最重要的位置。

这边杨齐宣还在狂喜,却有下属忽然入内,禀道:“崔众入城了。”

“崔众?是谁?”杨齐宣大为不解。

“是王承业的人。”独孤问俗沉吟道:“他已投靠了忠王,此时如何会入城?”

“何意?”

“忠王指责郎君是叛逆,势必不愿看到薛君成功守住长安城。崔众此时来,总不会是来支援的。”

杨齐宣这才意识到不对,问道:“那他是?”

“他如何入城的?”李腾空忽然问道。

杨齐宣这才想起来,连忙派手下人去探。

好一会儿,那人才回来,还未开口,李腾空忽问道:“可是李史鱼放崔众入城的。”

“是。”

独孤问俗大为惊讶,问道:“你没看错?”

“他没看错。”李腾空道,“想来,李史鱼很早以前,就是忠王的人了。”

“什么?!”

这次惊得跳脚的人是杨齐宣,以一种不可置信的态度道:“怎么会?李史鱼不是北平王亲自策反的吗?”

总之,他是亲眼看着李史鱼从安禄山的幕僚转变成薛白的人,此后这段时日,一直在为平定叛乱而鞠躬尽瘁。

一个原本的叛贼,能做到这种地步,若不是出于对薛白的忠心,又能是因为什么?

“旁人不记得,我却恰好知道,李史鱼正是被我阿爷贬谪的,阿爷也并未冤枉他,很早以前,他就是忠王一系了。当时,忠王还是太子。”

李腾空开口道,说着,看了刁丙一眼。

其实在太原之时,就是她让刁丙去问一问,是谁要接她们回长安。她不认为这出自于薛白的命令,心中还暗想“薛白才不会这么急着见我”。

得知是李史鱼的主张,她便留了心。因她有段时间与薛白一起处置相府的公务,看过李林甫的公文、名册,见到过李史鱼是李亨的心腹。一开始,薛白定然也是知晓此事的,所以,笃定能从叛军那边把李史鱼策反过来。

若依着薛白当时的计划,把叛乱扼制在初期,他有足够的时间把李史鱼从李亨的人变成他的人。但后来发生太多事了,潼关失守,天子出奔,李亨称帝,接着,薛白与李亨的矛盾突然爆发出来。

这种情况下,李史鱼必然是选择李亨的。

“我信李史鱼必然忠于大唐社稷。”李腾空继续道,同时看向独孤问俗,点了点头,道:“但他只怕被忠王欺骗了,许多事不知真伪。”

独孤问俗长叹一声,道:“叛乱以来,圣人、庆王、忠王、北平王的所作所为,我等尽皆看在眼里,我没想到,他竟还会做出这般选择。”

杨齐宣原本有些狐疑地看着独孤问俗,闻言长舒了一口气,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李腾空道:“崔众来者不善,请独孤公去劝说李史鱼,请他回心转意,可否?”

“好。”独孤问俗道,“盼老夫能不负所托吧。”

“独孤公小心。”李腾空万福道。

“李娘子保重。”

说罢,独孤问俗看了刁丙、刁庚一眼,大步而去。

杨齐宣看着他的背影,方才道:“他是李史鱼的妹夫,信得过吗?”

“信不过。”李腾空道,“没发现吗?正是他以言语诈走了颜季明、元结等人,使他们急着去救长安。他们最开始就全都是李亨的人。”

“这这这,那他们要做什么?”

“解州不仅是河东往关中的要地,又有盐池,王承业怎么可能不为李亨拿下?”

杨齐宣一细想,背脊发凉,喃喃道:“也就是说,在河北这段时日,独孤问俗、李史鱼早与王承业联络了?那,那那那,李晟,李光弼……我们快逃吧?!”

“不逃。”李腾空道,“这里是解县,是薛白经营已久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还吓不走我。”

(sdingdiannn/ddk54408392/1380037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