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238章 想要爽,就得花钱(补更4)

第238章 想要爽,就得花钱(补更4)

分校设置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规划,其中自然包括城市规划本身。

通常是跟行政区块及社区变化而变化,村镇合并在未来二十年会成为主旋律,与之匹配的,就是各种乡镇中学的高中部裁撤。

但张浩南现在要搞的是“民办公助”,也就是五家埭民间出资,市政府教育相关单位出扶助政策。

简而言之,原先培训中心如果说办学是随缘,张浩南不急教育局急,那么这个初中分校,就有点张浩南主动出击的意思了。

“民办公助”的成功案例有,但失败的更多,通常成功的,都是某某大学附中这种级别,全国也就那么些名校。

大多数“民办公助”则是会因为本地区的社会环境恶化而恶化,比如说政策失衡,比如说治安问题,比如说经济问题,总之就是在关键环节上,出现了脱节,然后导致了办学混乱。

但说来说去,主要是钱的问题。

二十年后,张浩南全部身家刚刚好可以盖一所中学,但想要维持,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指望义务教育产生效益,那肯定是高端化甚至是贵族化,在互联网不发达时期,各种大学附中已经有了出国游或者交换生项目,别说这年头的绝大多数学生无法想象。

就是二十年后,绝大多数同龄人学生也无法想象。

有的人在十二岁那年,就可以很确信自己能当上外交官,而张浩南十二岁那年,大概还在琢磨上哪儿下黄鳝笼子。

不过张浩南没打算做什么贵族学校,给田半农的建议,也只是建议,毕竟大家都对一中有感情。

如果田半农不愿意,无非是换一所学校罢了。

邵卫东当上三中校长,这事儿轻松就能操作,毕竟校长亲自推动,又有社会资本张浩南支持,官方肯定要考虑社会影响力。

影响本地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稳定,这种大帽子扣起来,那就是有破坏市场经济的嫌疑……

官场行走,多的是人如履薄冰,假如还想谋求进步的话。

在张浩南跟吴仁娟开会的时候,前往江北各市走访名师的“沙城食品”公关秘书早就给老师们拜完了年。

对很多工资连一千都拿不稳的老师而言,甭管“沙城食品”是不是卖菜的,那已经不重要了。

年薪五万、八万、十万、十五万,这是张浩南敢开出来的炸裂待遇,丁永这个副总一年只论工资那才多少钱?

王爱红这个厂长只论工资收入,也就两三万水平。

而除了工资,房车保险家庭福利一应俱全,几乎可以说达到了除直辖市、省会、特区之外的最高水平。

为了把五家埭的名片坐起来,光这所初中,张浩南打算三年投入一千万,不追求贵族化多元化,而是在保证升学率的同时,给与稳定且长期的就业保障。

是的,就业保障也是这所初中的重要招牌。

此时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彻底进入了大衰退期,社会主流声音也因为教育侧重不再有更多的正面描述。

像沙城这种正在进入工业化快车道的城市还算好,有些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完全失去了作用,学生管理也放任松懈,学校风评也基本是负面。

张浩南要做的,就是在普高率百分之五十一五十二的当下,可以通过技能培训正面引导,让这所初中的毕业生,可以在十六岁之后接受一到三年的技能培训,最后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

但这有个前置条件,那就是学生不会认为当个工人是“耻辱”,是不如别的岗位。

从整个社会的而言,这很难扭转风气。

可要是只从“五家埭”这个小社会来说,那就容易得多。

哪怕是现在,“沙城食品”的职工,上到副总下到一线销售员,没有哪个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如人不如意的地方。

张浩南帮员工出头,用法律之外的方式给他们撑腰,这其中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归属感之上的自豪感。

老板都没觉得我不上档次,拿我当人,那别人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对我说三道四?

这种归属感、自豪感形成的氛围,自然会影响到“五家埭”范围内的任何群体,当然也包括学生群体。

认知,从来不是个体的事情。

有了这个基础,那么十六七岁的小孩在做工时,才不会产生“我是学习不好没办法只能来打工”这种念头,而是“这是我的一种选择”。

重生前的张浩南,只靠自己也没办法扭转黄有为、黄来有俩兄弟想法,他们当他徒弟好多年,始终有“不如人”的想法,不得已之下,张浩南才督促他们一路自考到成人本科。

可就算这样,俩兄弟还是会产生自己不如全日制本科太多的想法。

这就是张浩南无能为力之处,因为氛围摆在那里,而社会现实也客观存在。

但现在不同,他是亿万富翁,而且资产增值速度非常惊人,影响力是天壤之别,他左右不了全社会,甚至也左右不了一个市、一个镇的风气,可若是只有一个“五家埭”,那还是很轻松的。

在这里,他通过绝对的实力优势来影响几千上万人的认知,难度有,但不大。

因为可以通过“五家埭”一份子这个概念来包装,即就算是“五家埭”的打工仔,那也要比别处的打工仔“高级”那么一点点。

方法不太好,但管用,好使。

初中分校这个计划是绝对会推动的,田半农愿不愿意用一中的名义都会推动,所以张浩南其实算是给田半农出了个难题。

作为原一中校长,田半农多少还带着点个人感情,事情做成了做好了,那肯定皆大欢喜。

可要是做不成呢?

这就成了大酱缸了。

可要说让给二中三中还是什么其他中学,田半农又觉得不甘心,这事儿摆在他的案头,那就是个大难题。

“张总,我发现《五家埭村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还有配套项目,涉及到学校、商场甚至是医院?而且我看学校这一块,除了五家埭小学之外,还有初级中学的规划?”

市政府办公室专员皱着眉头,也发现了正在让田半农焦虑的部分。

“不错,我准备以‘民办公助’的形式,跟我市任意一家中学合办分校,预计未来三年投入一千万专项资金,打造一流水平的软硬件。”

既然有人提,那张浩南直接摊牌了,他想要一枚能上央视的奖章,去姑苏开的那场农村青年代表座谈会,让张浩南又一次“龙场悟道”。

想要爽,就得花钱。

花了钱,就能爽。

合情合理。

而他这番话一出,直接让市政府办公室秘书表情陡然丰富起来,他只是随口那么一问,没想太多,只是出于社区配套管理的专业询问。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来一次乡下,居然让他重温了童年炸屎的刺激。

真带感啊,张老板。

参加会议的村长吴仁娟显然一脸懵,她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么大的项目在后面跟着。

丁永则是一脸淡定,全盘计划,他这个老同志都是知道的,并且还是他给张浩南做了补充和完善。

甚至丁永可以肯定,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只会震惊张浩南的大手笔,完全不会察觉到这些个配套项目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大项目。

所有项目,哪怕是“沙城食品”这个公司,也只是“五家埭”名片打造的一个工具而已。

之前和现在或许很重要,但以后未必有多么重要。

“还有合办分校的计划?!”

“随着五家埭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外来人口输入是必然的事情,村民、企业员工的子女数量,也会显而易见的增加,就学压力在未来五到十年必然会发生,那么我提前做一点安排,也是很合理的事情吧?”

张浩南给出了这个解释,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市政府代表总觉得还有更深的用意。

否则,这实在是太疯狂了一些。

(sdingdiannn/ddk93698192/14105739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