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237章 生猛会议(补更3)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237章 生猛会议(补更3)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37章 生猛会议(补更3)

张浩南没打算在五家埭搞澄江的农村模式,因为一旦扩张过度,就超出了一个村庄应有的管理水平,且利益方数量增加带来的不必要行政成本,更是会在权力集中的过程中,出现“家族化”掠夺。

人数过万,智商减半。

张浩南给自己心里画了一条线,五家埭利益集团的人数只要达到一万,就另起炉灶。

宁肯要十个一万人的五家埭,也不要一个十万人的五家埭。

所以在跟吴仁娟讨论的时候,市政府、市区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及其他各相关单位,都派出代表出席了五家埭村村部会议室的谈判会议。

农村最大的资产就是集体土地,因此就注定了通常情况下,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般有两种分红形式。

一是人头数来分红,也就是村集体分红总金额均摊,有多少原始户口,就有多少分红。

二是土地入股合资经营,保证每年有最少百分之零点二的分红。

第一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浩南租了村里的地,村里收了租金之后,再分给全体村民。

但通常情况下农业用地租金普遍不高,分摊到每家每户,其实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所以想要提高第一种情况的分红数,就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村集体资产优化,在能人的带领下开办企业,这样村办企业创造利润之后,就能有更多的结余拿来分红。

这也基本上就是很多发达农村起家时的状况,但也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能人有理想和坚持,最终带领村庄越做越大,村办企业也越做越强;另外一种就是干部们趁机把企业做死,捞个盆满钵满之后,留下一地鸡毛。

一个村的烂账,往往就是上级行政部门承担,乡镇兜不住就再往更上层。

如此层层累计,有时候一个农业县的运动式创业烂账死账,会大得惊人。

张浩南跟五家埭村的合作,还是比较奇怪的。

“首先明确一点,随着‘沙城食品’以及我名下其余企业的发展扩张,员工的住房、出行、教育、医疗卫生、娱乐等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我在企业发展规划上,对商业用土地的需求是硬性需求,我会尝试在企业内部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首先是住房问题,也只能是住房问题。”

“那么我自筹资金开发房地产,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我对商住类用房并不感兴趣,也并不以开发商住类房地产为盈利方向,即便它的确能带来利润。”

“这是我跟丁总、吴村长,在五家埭村户口转入问题上的一点想法,诸位领导有什么疑问,我现在尽可能一一作出答复。”

摆在各个部门代表面前的那张纸,就是《五家埭村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

这个项目首先就是要用到五家埭村的村集体土地,卖地钱就是很大的一笔,之后还有一系列税费,都不少,只是跟村民没啥关系。

只是经济适用房投资项目,出资方是政府,假如开发了没有意义,一套都卖不出去,那就是儿戏,属于笑话。

但政府盖经适房显然不是为了赚钱,住房部门虽说不怎么乐意见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大企业如果配合,就是另外一回事。

张浩南跟五家埭村已经谈妥了“入籍”五家埭村的达成条件,即拥有五家埭村管辖范围内一套住房。

这就形成了一个合作基础,张浩南的公司,先统一打包整个经适房小区,那么政府也就有了开发的意愿,因为必定能卖出去,虽然不能大赚,但也算是小赚。

就算不以盈利为目的,能赚一点是一点。

其次张浩南的公司福利在这个时代来说,相当的丰厚,户籍地不在两江省的员工,是很有意愿落户在沙城的,而张浩南给优秀员工解决住房,就相当于出钱,帮员工买了一套房子。

每增加一个拿房子的员工,就相当于就增加了一个新的户籍。

同时拿到五家埭村的户籍之后,就算原先的村分红项目无法参与分红,但如果有新增的分红池,那么“新村民”也能参与分红。

也就是说,只要五家埭村越来越红火,那么原始户口也就会越值钱。

而五家埭村内部起草的“村民公约”,就约定好了分红权利和义务对等,也就是避免了通过户籍来分润全体村民的红利。

基本上等于说拿到五家埭村的农村户口同时,也要在村集体经济中有贡献,原始户口的村民,其贡献就是本村土地;新户口的村民,就要以各种劳动形式存在于各类型经济体中。

可以说张浩南跟吴仁娟商量的事情,对早就退休的国企老干部而言,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但对新时代的干部而言,还要考虑到社会影响和政治前途。

其中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在这个时代的舆论风口中,几乎凡是涉及“公”,就是效率低下;凡是涉及“私”,那就是与时俱进,效率超凡。

张浩南现在玩这一手,其实堵住了一堆人的嘴,他身份太特殊,作为一个新生代的地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老总,他的的确确是私人老板,而且是大老板,这让很多媒体没办法报道。

但同样的,也让政府部门头疼怎么讨论后续计划,不讨论是不行的,毕竟张浩南还有“姊妹计划”,沙城不行就去江皋就去皋东,这怎么行?

再一个,上税两千万的份量摆在那里,国税地税部门也都以礼相待,甚至就在张浩南他们在会议室开会的时候,五家埭村村部大门外面的七八辆汽车上,就有七八个副行长。

分管贷款业务的嗅觉是敏感的,在丁永透露口风的两个月前,也就是农历十一月份,这些银行二三把手都在等着今天。

项目不大,但也不小,最重要的是其中的成长性非常可观。

可以说拿下了这个项目,等于说未来五到十年的项目,都可能是由自己银行承担资金。

《五家埭村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只是一个启动键,有了这第一步,后续才是大头,而且是规模化的企业集群。

银行只要在市政府那里没有关系脱节,很多消息是比社会面提早知道的,比如说“沙城食品”和张浩南的资金状况,比如说出口订单和内销订单,比如说产销比,比如说新产品开发进度……

“沙城食品”对政府而言是完全透明,也不怕被人盯着。

对津津乐道“厚黑学”的人而言,脸皮要厚心要黑的最高境界,就是脸皮不厚心不黑。

张浩南这摆烂一样的经营策略,自己是很爽的,同时就是直接砸钱从政府相关企业挖人,愿意来就有钱,就有房子,也有荣誉。

可能荣誉没那么有含金量,但真金量那是相当足的,诚意满满。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受魏刚协调,那些借调给“沙城食品”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有不小的一部分打算在借调合同结束之后,直接跳槽到“沙城食品”。

张浩南是真的大撒币,谁不眼热心热?

而且丁永作为忠厚长者,关起门来也是把好处摊开来说的,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地方。

转户口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损失,都先讲清楚。

比如说小孩读书,原先可能实验小学、机关小学最好,但村部旁边的村小肉眼可见的在改变状况,光教学楼、校舍、体育设施都直接甩开全市所有顶尖小学一条街。

短板理论上就是师资力量以及升学初中非常一般,但看人看做事,张浩南投了这么多钱在村小上,只是图一个大善人的名声?

在市教育局新任代理局长田半农的案头,还有《关于筹建一中初中部分校区的一些建议》,这份建议,是张浩南手写的,份量可比六十台电脑重多了。

(sdingdiannn/ddk93698192/1412291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