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兴汉室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孰与解忧

兴汉室 第一百六十九章 孰与解忧

作者:武陵年少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06 00:10:5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绵绵不绝,蔓蔓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战国策·魏策一】

“今日的事太蹊跷了。”曹操回府后,对迎上来的幕僚们说道:“赵温不知怎么,竟当面与我顶撞,我思及往日也未曾得罪于他,可今日偏在琅邪国的事上指责我,要我负这个责任。”

“怎么了?”董昭意外的问道:“莫非是事情出了变故、陛下没有允准我等共商的谋议?”

曹操一边皱眉的说起宣室殿里的事、一边步至席榻上坐下,纳闷道:“允准了,只是没有同意吾等提出的谥号,而是采用赵温提出的‘戾’字。”

“那琅邪王呢?”郭嘉不管这么多,跟在后面径直问道。

曹操瞥了他一眼,说道:“依然是刘邈。”

“这不就得了。”郭嘉两手一拍,很无所谓的说道。

“奉孝!”王必低声道,有些不高兴对方的失礼。

郭嘉轻笑一声,一肘撑在案上,慢条斯理的说道:“刘伯安一旦被免,朝野有声望的宗室也只有刘邈一人,琅邪国嗣已绝,刘邈已成不二之选。留他在朝堂,难保不会成我掣肘,放他去琅邪,既感恩于曹公、从此不再乱言旧案,又徒有其名、无法再干政事。眼下他已获王爵,先王的谥号是‘悼’还是‘戾’,已无关紧要……说到底,人都是为了自己,侄子再亲,也亲不过自己这一脉的子孙后裔吧?”

“如今的问题在于,赵司空的态度。”董昭蹙着眉,忧心忡忡的说道:“司空向来以国家为马首是瞻,一言一行皆暗合上意,如今这般作为,倘若是出于国家的授意,那曹公……”他猛然抬起头,觉得事态有些不妙,皇帝的信任犹如潮水,来得也快、去得也快,现在回想他们的做法有些地方确实欠妥,以至于惹恼了皇帝。

曹操的样子看起来也有些烦恼:“今日就已下诏,命刘邈和董芬在琅邪详查细究,赵该的搪塞之辞怕是无用了。”

王必慌了起来:“事已至此,还要查出什么来?倘若真的牵连到……”

“不可能!”董昭轻喝一声,阻止了对方要说的话:“子虚乌有、无凭无据的事,如何会牵连到曹公的头上?刘邈已得了王位,又弹劾罢免了一个三公,难道还不满足,还想继续攻讦宰辅不成?奉孝刚才说得对,侄子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儿女,他难道就不想安守琅邪国的宗庙、将王位一代代传下去么?”

王必一时无言,竟是认可的对方的话。

郭嘉也拊掌道:“人有怨气就得及时平息,一味弹压反倒不妥,彼等若是想出气,那就找个人让彼等出气。”

“彼等?”不仅王必,就连董昭都一时迷惑了。

郭嘉笑道:“对啊,不是要查么?总得有一个结果,不妨把一个人交出来,就足够给陛下、给刘邈一个交代……就看曹公舍不舍得了。”

曹操好似明白了郭嘉的想法,皇帝此举不过是为了敲打他,还没有到曹操犯了大忌讳、让皇帝动真格的地步,所以只要有个‘交代’,皇帝、刘邈哪里都说得过去就可以了。只是把谁交出来呢?东海相曹仁是他的左膀右臂,开阳令曹丕又是他的儿子……

“臧霸?”董昭反应过来后,很快提出了人选。

郭嘉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当初将琅邪王意图谋反故事重提的就是齐国郎中令臧霸,他曾经在青州为寇时就与袁氏、琅邪国几方勾结,后来投于曹操麾下,参与讨袁。因其每战先登、又是青徐强豪,这才保留了一定兵权,并且参与了后期平贼。

“赵该不能容人,孙资这样的人物都能排挤出走,可见一斑。”郭嘉转了话题,不再谈及刚才的事,仿佛在他眼里一个人、一件事都已成定论,没有再往下说的必要:“其与刘邈也多有不和,刘邈历仕郡县,骤升宗正,后来居上,赵该自然不服,如今更成了琅邪王,他们二人相处,今后可有的是事做了。”

这是要继续挑动两人不和,国内不安,自然无暇关心他事。

曹操颔首,心情这才好了些:“我正有意使毕子礼调任琅邪,为我看顾,奉孝既有此计,我也不需费心了。”

王必依然有些放不下心,惹了皇帝不满,必然会对曹操今后造成影响:“刘邈这边倒还好说,封王之后,稍作手段,便能堵住其口,可陛下呢?赵司空难得强势,这一个交代,我看是无法令其满意。”

“曹公,现在就可请卫伯觎过来议事了。”郭嘉忽然正色,向曹操拱手言道。

卫伯觎就是卫觊,现为车骑将军从事中郎,他进入曹操的幕中时间不长,能力虽强,一直以来都游离于核心之外,曹操把他当助力,却没有将其视为可以密谋的心腹。

董昭的语气忽然有些激动了起来:“是要议论税制了么?”

王必脸色凝重,轻轻点了点头,也不知是不是在回应董昭的话。曹操能取代董承进入中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皇帝需要利用他的执行力推动新政,赵温本可以做这个事,但皇帝爱惜赵温,不肯让他担当骂名,所以曹操便只能忍辱从事,借此掌握一定的权势。

在皇帝默许的范围内,曹操排除异己、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现在也该继续做正事了。

汉制轻租重赋,三十税一的田租并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造成农民破产的主要原因除了天灾**,便是人头税、兵役税及各种劳役,而士族豪强并不需要承担这些,导致农民纷纷放弃田地托身地主为隐户,即便是要缴十分之五的租。

所以三十税一的田租并不能很好的起到爱惜百姓的效果,地主豪强向百姓收取十分之五的田租,却向朝廷缴纳三十分之一的田租,造成两头贫弱、中间愈富的局面。

皇帝眼下考虑的正是调整税制的问题,在解决坞堡、私兵等问题后,随着部分关东豪强被逐渐迁陵,度田效果日渐显著,朝廷掌握了清晰的田亩、户籍等资料,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加强,税制的问题也将提上日程了。

“早在数年前,朝廷便减轻了算赋,以使百姓多生育。兵役也不再远戍,多在郡县之内,最远也不出本州,各地屯田也很少从民间征收刍稿,税制之轻,已远胜前朝。”卫觊一来便见到众人整整齐齐的端坐着,也不问缘故,再知道找他来的目的后,不假思索的说道。

“如今要做的,主要是变动三十税一的租税。”

(sdingdiannn/ddk164194/88677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